中新網11月30日電 (財經頻道 黃艷艷)11月29日—12月1日,博鰲.亞洲中小企業發展論壇2013年年會在海南博鰲召開,30日上午,出席論壇開幕大會的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江西省鷹潭市人民政府原市長助理張永澤致辭時表示,技術大變革的時代,必然帶來大分化。十年以后中國存在下來的企業都將是互聯網化的企業。
張永澤說,今年上半年我國微信用戶超過4億,小米創業僅3年,2011年的銷售達到收入十幾億,2013年上半年132億,預計全年將達300億;天貓雙11促銷營業額超過了350億。與此同時是冰火兩重天,從1-9月份,鋼鐵業重點大型企業負債率達到66%,銷售率只有0.41%。數據顯示,最近北京市有2000多家高端的餐飲企業注銷了商業注冊。
對比傳統經濟和新經濟,新經濟正以比我們想象快得多的速度在增長。新產業以大數據云計算、3D打印等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向我們走來。張永澤表示,大數據會對眾多的產業產生影響,不僅僅包括互聯產業,還包括政府公共服務、醫療、制造、能源、流通等產業。在這樣一個技術大變革的時代,必然帶來大分化。
有一種觀點是十年以后中國不再具有互聯網企業和非互聯網企業,對此張永澤表示認同,他說,未來存下來的企業都將是互聯網化的。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之下,可以說天堂和地獄就在我們的選擇之間,不愿意變革、反應遲鈍、抱殘守缺的企業在未來的生存將是小概率事件,唯有變革、創新才能存在。
張永澤說,中小企業作為民營企業具有體制的優勢,中小企業普遍的憂患意識比較強,所以能夠抓住機會。面對用戶做出快速反應,層級少,結構簡單,執行力較強。求變求新的中小企業在未來能有一個綿長的生命力。
在大規模的時代,中小企業有什么樣的對策和對策?張永澤認為,中小企業在未來第一是要確立變革的意識與心態,智慧產權、無形資產、數據資源、人才資源將是未來決勝的關鍵。
再來是要確立一個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培養用戶參與感。張永澤說,培養忠誠的用戶群這就是未來企業決勝的關鍵。大企業如此,中小企業也一樣。此外,構造平臺產業生態鏈也是互聯網模式的重要啟發。
最后,張永澤總結道,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浪潮已經是趨勢。面對大數據云計算的沖擊,中小企業挑戰與機遇、機會與風險存在。企業唯一的是通過變化來適應這樣的一個趨勢,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確立新的思維模式,積極適應變革,中小企業必將有輝煌的未來。(中新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