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前5個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9.8%,快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1.7個百分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四個月回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也逐月收窄。”在24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發布了上述工業經濟運行數據。
數據背后,我國工業經濟運行形勢如何,出現哪些新的變化和特點?下半年工業經濟運行面臨哪些有利條件和困難挑戰?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方面,工信部將出臺哪些對策?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專家進行了詳細解讀。
工業運行趨于平穩
市場信心逐步恢復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這給外界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這表明,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趨勢呈現出緩中趨穩、穩中有進的基本特征。”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局局長鄭立新指出,從工業生產角度來看,雖然增速與往年相比略有放緩,但工業運行已趨于平穩,并開始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二季度增長8.9%,其中6月當月達到9.2%。而作為工業主體的制造業今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長了9.9%。
“裝備制造業、消費品等行業也出現平穩增長,原材料等基礎產業的運行出現了積極變化。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28億元,同比增長9.8%,制造業的利潤增速達到13.8%。”鄭立新說,在成本上升的壓力下,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仍然達到5.47%,高出去年同期0.12個百分點,上半年工業經濟實現8.8%的中高速增長實屬不易。
下行壓力不可忽視
工業內部出現分化
當前,我國工業經濟發展還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介紹說:“盡管工業經濟運行總體緩中趨穩、穩中有進,但也面臨周期性調整和結構性變化帶來的下行壓力,工業內部出現了一些分化的趨勢,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部分高耗能行業,特別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生產增勢明顯放緩。從效益情況來看,目前經營最為困難的是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前5個月,我國煤炭行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43.9%,冶金行業利潤同比下降9.2%,有色金屬行業同比下降9.4%。前5個月煤炭行業企業、冶金行業、有色金屬行業的虧損面分別為27.0%、25.1%、22.1%。
“工業經濟運行形勢轉好,其中的原因不是市場情況根本好轉,而是價格因素在起作用。”黃利斌分析說,以鋼鐵為例,去年9月以來,鋼材價格持續下降,目前的價格已經降到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展望下半年的形勢,隨著中央陸續出臺的一系列預調微調和定向調控政策措施,各類積極因素在增多,工業發展向好的態勢有望進一步顯現。”鄭立新說,我們判斷下半年社會總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外貿需求有望進一步趨穩,預計工業下半年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
信息消費快速增長
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目前,中國3G用戶累計近5億人,中國的信息消費每年呈增長態勢。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整體規模達到了1.3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分析,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呈現三個亮點:一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對信息消費的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二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升級,產品的更新換代,信息產品消費保持了平穩增長,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近2億部,在手機出貨總量中它的占比已經達到了87%;三是新型信息消費增長勢頭非常迅猛,移動數據收入和流量分別增長了46.4%和52.1%,特別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正在從音樂、游戲轉向金融、交通、醫療等重點領域。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張峰表示,當前我國信息消費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
“一是網絡環境還有待于進一步改善,個人信息保護、網絡支付安全、身份以及網站信任服務滯后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二是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型信息消費發展受傳統觀念、政策、標準、監管等方面的制約,面臨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水平低的挑戰;三是信息消費的快速增長越來越依靠互聯網新興業務,這就迫切需要加快完善信息消費的政策環境。”
張峰表示,為加快推進信息消費發展,工信部將加大支持國內移動互聯網的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進一步加強電子認證服務業務的開展,開展通信網絡安全防護檢查,做好LTE設備進網、監測和審批等工作。同時,完善行業規范與自律公約,加強對各級申訴處理工作的指導力度,促進信息消費發展環境的改善。(本報記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