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朝葉在給孔雀喂食。 栗衛平 攝隨著特禽養殖技術的逐步成熟,新疆兵團特色經濟發展的未來前景看好。 栗衛平 攝梨園旁的小木屋供游客休憩。 周華麗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7日電 (史玉江 周華麗)從常見的雞、鴨、鵝到不常見的孔雀、鴕鳥、麻雁、七彩山雞……隨著特禽養殖技術的逐步成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特色經濟發展的未來前景看好。
近年來,新疆兵團結合實際引導民眾借助林果業發展特色養殖,地處天山南北的多個師團的特禽養殖開始向第三產業延伸,并漸成規模。讓第一產業分享二三產業發展的紅利,讓更多的人從產業鏈延伸中受益,從而助推鄉村振興。
6日一大早,宋榮何就和妻子栗朝葉忙著清理雞舍,做好消毒工作,為4月中旬養殖七彩山雞和珍珠雞做好準備工作。
雞舍旁邊的果園里,幾株桃樹和杏樹開滿了粉色、白色的花朵,成排的梨樹枝條上掛滿了數不清的花苞。
沿著平整的小路,梨園旁的兩棟小木屋在梨樹的掩映下若隱若現。木屋內干凈衛生,有大小兩個包廂,可以就餐休憩、喝茶聊天,讓游客感受到“行在林中、吃在景中”的舒適與愜意。
“我要趕緊把雞棚收拾出來,準備進雞苗了。”宋榮何告訴記者,“今年準備再養一些鴕鳥和麻雁,把養殖場擴大。”
宋榮何和栗朝葉都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〇團園園八連的職工,種植著40多畝香梨。前幾年,果樹常遭受凍害,造成香梨減產。夫妻倆何想方設法尋找增收的新路子。
我們到一些有特色的養殖場去‘取經’,了解到七彩山雞口感特別好,而且耐高溫、耐寒,養殖起來也不難。”栗朝葉說,在了解七彩山雞的生活習性、飼養方法、成長環境后,我們決定試養殖七彩山雞和珍珠雞。
養殖初期,因為養殖技術和管理方法不成熟,夫妻倆經歷過失敗,但他們并沒有因此放棄。經過多次的考察學習,逐漸找到一套有效的養殖技術和管理辦法。“我們在空地搭上木架,每天定時追趕山雞,讓它們保持一定的活動量。”栗朝葉說,除了每天給山雞喂食一定量的玉米外,還利用香梨園里的苜蓿、苦苦菜等作為補充飼料喂食,提升肉質。
“我們采取目前新疆兵團比較盛行的林下散養方式,雞肉口感好,根本不愁銷售。”說起七彩山雞,栗朝葉認為山雞蛋價比普通雞蛋高不少,效益好。
宋榮何夫妻養殖的七彩山雞上市后,顧客吃后感覺比其它家禽的肉質鮮香,就電話預定,遠處的人聽說后,開車上門來購買。“去年我們養殖的800多只七彩山雞和200多只珍珠雞,平均售價130元左右,收入不錯。”
在宋榮何夫妻影響下,園八連的養殖隊伍擴大,宋榮何為養殖戶提供5000只雞苗,每只出售價格8元,并承諾按照七彩山雞成活數量收取費用,帶動當地更多職工發展特禽養殖。
宋榮何的香梨園剛好在靠近團石油伴行公路,這里每天都有來自喀什、和田、阿克蘇、庫爾勒等地的游客路過,具有明顯的地理優勢,宋榮何夫婦又有了新的想法,依托香梨園發展農家樂。
“孔雀、七彩山雞、鴕鳥既可以供游客觀賞,香梨園可以讓游客體驗到賞花、采摘、挖野菜的樂趣。”宋榮何夫婦把養殖和種植香梨的收入都投到農家樂的建設上。
把梨園附近的土路鋪成石子路;購買小木屋提供給游客休憩;種植西梅、杏、桃子等多種果樹供游人采摘……近兩年,夫妻倆陸續投入40多萬元。2021年經營的農家樂開始營業,僅4月至8月,依靠農家樂純收入5萬元左右。
“今年我又購買了2個小木屋,現在游客可以來賞梨花、杏花,夏天到這里采摘水果、挖野菜、品嘗特色美食。”栗朝葉對特禽養殖今后的道路信心滿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