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黃山4月8日電(成展鵬) 由于當前本土疫情呈現出“點多、面廣、頻發”的態勢,部分城市開啟封控管理,加之安徽黃山的名優茶的采摘和銷售時間短暫,導致昔日的銷售模式、物流運輸都面臨新的困難。因客商無法來到現場,黃山市采用“云”展示方式,積極保持訂單。
除了營銷手段的創新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保證茶葉品質的提升。作為安徽省茶葉生產量最大的城市,黃山市破局“疫”下新問題,“云”活動助力茶業經濟提質增效。
近日,2022年第十四屆黃山毛峰文化節在黃山毛峰原產地、核心產區富溪鄉舉行。和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毛峰文化節是“云”上舉行,嘉賓和客商通過視頻參加。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云端”致辭。四百年來,黃山毛峰屢獲殊榮,更是作為國禮茶的代表饋贈海內外,是徽州資源稟賦,制茶、技藝與人文智慧的結晶。
當天的毛峰節以一系列場景類體驗式直播來鏈接黃山毛峰的山水之約、人文之約、發展之約、創新之約,與廣大網友們一同了解黃山毛峰茶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黃山毛峰的生長環境、制作技藝、文化品牌等,零距離嘗鮮云上茶鄉的獨特魅力。同樣在黃山市休寧縣,松蘿茶的第四屆春茶節也是通過云端,向海內外客商展示“好山好水出好茶”,通過新茶采摘、古法制茶、非遺展示和現場品鑒,讓松蘿茶的深厚文化內涵傳播海內外。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3276萬元,內貿電商銷售額同期增幅97%。新茶上市之際,特別面向年輕消費群體推出松蘿花茶、“蝶變”系列袋泡茶等新品,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黃山市狠抓茶葉交易秩序維護,營造良好的交易環境。 凌良 攝在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黃山市黟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4.8%,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氣候,成就了一款小眾茶石墨茶的優良品質。近年來,黟縣全面實施全域茶園綠色防控,推廣水肥一體化和物聯網技術,打造生態茶園。綠色生態茶園里,一層層茶棵綿延伸展,層層疊疊;一個個茶芽抽新吐綠,滿園翠綠。映山紅、櫻花、桃花也生長其中,點綴得茶園一派生機盎然。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孕育了石墨茶獨特的香氣。
“石墨茶素有重如石、色如墨、茶湯濃之說,茶品香氣清高,滋味鮮醇。”石墨茶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李明智介紹說,茶葉品質提升的關鍵就是近年來全面實施綠色防控,助力“黟山石墨”入選中國農業系統文化遺產名錄。
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太平猴魁,中國十大名茶中,黃山占了三席。想要坐穩“優等生”的位置,品質始終掌握著話語權。這得益于黃山獨特生態氣候環境,黃山茶從“出生”便贏在起跑線上。2020年起,星星點點的小黃板出現在茶園,守護漫山遍野的嫩綠茶芽,這場“生態革命”再次為黃山茶的品質“加碼”。今年是黃山市實施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的第三年,隨著茶園農藥的集中管控和茶園綠色防控項目的不斷推進,該市茶葉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根據近期合肥海關技術中心茶葉及農產品檢測實驗室對全域茶園鮮葉普查和市場成品茶抽檢情況顯示,今年以來,實驗室共檢測茶葉樣品181個,8148項次,涉及21家企業,無一超標。樣品農殘超國標率由2020年的8.5%下降至0.12%,超歐盟限量率由2020年的20.1%下降至3.56%。
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強推進、三年見成效”的防控總目標,黃山市繼續推進全域綠色防控,全面著力打造出全國首個全域茶葉無農殘城市。
據了解,今年黃山市80萬畝茶園在全面實行綠色防控的基礎上,政府還投入45萬元,為茶農購買綠色防控專項保險,多渠道保障茶農收入。
黃山市副市長張正竹說,黃山市正大力實施鄉村全面振興,黃山茶瞄準綜合產值210億元的目標,全力打造中國名茶之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