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4月8日電 4月8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2022年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農業農村司負責人姜大峪表示,財政部積極研究出臺水利支持政策,出臺了“十四五”時期財政支持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的一攬子政策,同時延長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期至2025年底,為支持三峽后續工作、南水北調工程提供財政支撐。
姜大峪提到,從2019年到2021年,財政部通過一般公共預算累計安排超過4400億元,其中安排水利發展資金1700億元,重點支持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以及中型灌區節水改造等。通過相關政府性基金累計安排1536億元,加大對庫區移民幫扶力度,支持三峽后續工作、南水北調一期工程建設等。
另外,財政部還將水利領域符合條件的項目作為政府債券重點支持方向,同時允許將專項債券用作水利項目資本金,發揮政府債券“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
2022年,財政部通過一般公共預算安排1507億元,其中水利發展資金達到606億元;通過政府性基金安排572億元,為今年擴大水利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地方政府債券也加大對水利項目的支持力度。
據姜大峪介紹,財政部在支持重點上,體現了“三個聚焦”:一是聚焦短板弱項。針對近些年來水災頻發高發的嚴峻形勢,加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維修養護支持力度,支持相關地區提升小型水庫安全監測能力,變被動應對為主動防控。
二是聚焦重點領域。財政部對南水北調后續工程予以積極支持,同時,加大新建小型水庫支持力度,促進農村供水安全提檔升級,此外,中央財政支持相關糧食主產省加快中型灌區節水改造,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水利支撐。
三是聚焦重點區域。支持相關地區加強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中小河流治理、河湖管護等重點工作。
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預算法要求,抓緊下撥相關資金,支持地方加快推進水利項目建設,更好發揮水利建設惠民生、促投資、穩增長的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