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當務之急是千方百計增加騎手運力,解決配送瓶頸;密切聯動商家,恢復開業接單;繼續投入‘應急特需’服務,努力解決特殊人群的最緊急需求。”4月10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餓了么資深副總裁肖水賢表示,餓了么全力投入上海抗疫保供,努力支持市民生活保障和應急需求,上海封控以來,已經為市民送出藥品訂單近100萬單。
據肖水賢介紹,過去一周,餓了么新增2800名騎手重返崗位,努力解決最后1公里、最后100米配送瓶頸;與此同時,平臺上也新增4000多商家恢復開業接單。接下來,根據上海疫情防控安排,餓了么在封控區和管控區將組織更多騎手支持配送保障;在防范區,將和餐飲、商超便利等商家密切聯動,盡快恢復生活服務供應。
據報道,阿里巴巴集團全力投入上海保供,此前4月8日,餓了么、盒馬、大潤發和菜鳥就增調3000名一線人員,進一步加強保供力量。當前,盒馬自提應急通道已覆蓋5300多個小區,社區集單已服務近800個長時間封控的小區;大潤發超千名員工堅守崗位,日供上海蔬菜水果超1000噸;菜鳥急調貨車,把蔬菜運抵養老院和獨居老人家中。餓了么的即時服務能力,與大潤發、盒馬的商品供應能力,以及菜鳥的物流調撥能力一起,形成了抗疫保供的“接力”。
發布會現場“疫情以來,餓了么平臺買藥需求持續攀升。為此,我們對接了1000多家藥房,同時從市內外更多渠道調集藥品。”肖水賢表示,“3月28日封控以來,餓了么已為上海市民送出了近100萬藥品訂單,其中包括大量應急用藥和慢性病藥。接下來根據需求,還將不斷優化,投入資源強化服務保障。”據了解,對于處方藥購買,患者可通過平臺開通的“互聯網醫院”服務,開具電子處方后,在藥店線上下單,再由餓了么騎手配送到社區。
據肖水賢介紹,餓了么通過“小區團購”等方式,持續提升服務效率,“過去幾天完成的團購訂單每天都要翻一倍”。 其中“社區團餐”服務目前服務已經覆蓋普陀、浦東、楊浦等區域的超過1000個社區。餓了么“全能超市”通過“社區集采+定點配送”的服務模式,已為浦東超過25000個家庭配送了肉蛋奶等必需品。“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加大這些方面的服務資源投入。”肖水賢表示。
餓了么“應急特需”已響應超4萬需求面向獨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嬰幼兒等特殊人群的緊急需求,早在3月28日,餓了么率先上線“應急特需”通道。依托200多名服務專班開展電話聯絡與服務回訪,截至4月9日,“應急特需”已接到超過4萬個應急需求。
據肖水賢介紹,開通后,“應急特需”不斷根據市民需求更新迭代,特別增加特需用藥、母嬰用品采購、老年群體熱線等入口;為了把第一優先級給到最需要的弱勢群體,餓了么還專門陸續推出“嬰幼兒用品配送專車”、“特需老人物資配送專車”和“應急用藥專送車”,專人專車服務緊急需求。
退伍軍人鐘海南是“嬰幼兒用品配送專車”司機之一。他每天早晨六七點出發,次日凌晨一兩點回家,給寶媽們運送急需的奶粉等,被稱為“奶粉騎士”。因為這些訂單分散、距離遠,有時一單甚至超過60公里。“有天一個訂單我從晚上11點半出發,期間還經過多輪通行證、48小時核酸證明檢查,到達時已經凌晨1點多了,用了3個多小時。”
餓了么藍騎士“老年特需專送車”正要出發“抗疫非常時刻,配送緊急訂單的藍騎士,為了多送幾單,經常會忙忘了吃飯,為了少上廁所節約時間,甚至不敢多喝水。盡管如此,我們仍然還有不少訂單,沒有及時的把服務送到市民手上。”肖水賢呼吁,當前運力仍然吃緊,希望大家將資源給到最緊急的需求、最需要的人。
對鐘海南說,雖然配送有困難,但每天收到更多的是來自市民回饋的善意。“既然生活在上海,我也應該為上海做點什么。相信隨著更多力量加入,更多人幫更多人,這個城市一定會一天天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