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華集團基于30年來在600多個中小城市和縣域的創新實踐與理論集成,提出“融合破題、要素貫通、平臺賦能、協同創新”四大創新路徑。
三產帶動、融合破題:打通“3-1-2”或“3-2-1”產業路徑,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泛華認為,從需求側出發,要通過三產創新發展帶動一產和二產轉型,打通“3-1-2”或“3-2-1”產業創新發展路徑。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要抓住以下三個關鍵點:一是要聚焦地方特色優勢單品,把小產品打造成為大產業。地方要走出特色、做出規模,需要聚焦該地區最具有特色的優勢單品,圍繞單品的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實現把小產品打造成為大產業的戰略轉型。二是要找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和鏈主企業,用生態思維做好全產業鏈。圍繞單品,找準產業鏈關節環節,找準“鏈主”企業,組織育種育苗、生產加工、科技研發、保鮮倉儲、冷鏈物流、品牌推廣、交易結算等各類經營主體,聯農帶農,構建產業生態,帶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三是需求側與供給側雙向拉動,整體提升產業微笑曲線。充分發揮農業的食品保障功能、生態涵養功能、休閑體驗功能、文化傳承功能,從單純賣產品向“賣風物”“賣體驗”轉變,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和價值鏈融合,整體拉升產業微笑曲線。
雙輪驅動、要素貫通:科創與品牌雙輪驅動,撬動全產業鏈全要素城鄉貫通
泛華認為,廣大縣域與中心城市相比,產業創新土壤比較貧瘠,要扭轉“弱勢農業、低效產業”局面,科創和品牌是核心要素。一是構建科創體系,強化科技成果的集成創新。從產業發展的全要素、全環節、全鏈條出發形成科技創新體系。要打造科技經紀人隊伍,并對接科技領軍人才與企業家,成為凝聚科技人才的“強磁場”。要建立新型科技投資機構,圍繞科技創新轉化與應用全過程,打造科創工場,做好科技孵化器、產業孵化器、項目孵化器。結合地方產業和產品特色,形成“點-線-面-體”的場景體系,實現全產業鏈科技成果集成落地。二是實施品牌戰略,塑造彰顯地域特色的新名片。一方面要讓文化可視化,挖掘文脈、連通商脈,通過創意設計塑造彰顯地方文化IP的產品品牌。另一方面要讓品質可視化,通過數字經濟實現產品全過程在線溯源、檢驗檢測、品質認證,建立持續的品質可信度。三是貫通城鄉要素,加速創新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促進城市的各類要素回流鄉村,打通鄉村特色產品上行通道。強化數字經濟與地方特色產業的融合發展,充分釋放數字經濟跨區域協同、跨時空鏈接、跨行業融合的獨特屬性,把縣域后發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平臺賦能、產業育城:數字經濟重構產業新生態,打造平臺經濟、結算經濟
在數字經濟驅動下,泛華提出要以地方特色產業育城中心為核心抓手,以平臺賦能中小企業發展,推動產業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園區化、園區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一是創新產業育城模式,激活地方造血機能。聚焦地方特色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單品,通過產業育城平臺為地方導入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創新設計、產業教育、金融資本等全產業鏈創新要素,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形成總部經濟、平臺經濟、結算經濟。二是平臺賦能中小企業,打造區域結算中心。按照“一品、一網、一平臺、一中心、多基地”的產業育城發展模式,打通數字化供銷體系,打造區域性產品交易結算中心,重塑“產品賣全國賣全球、結算在地方”的發展模式。三是小空間形成大集聚,重塑縣域空間新增長極。圍繞地方特色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單品,以產業育城模式指引、產業育城平臺賦能,在縣城選址打造產業育城中心,承載中心城市要素下沉;在縣城周邊及中心鎮、重點鎮打造特色產業園區、特色產業集群;在廣大鄉村打造標準化種養殖基地,形成分工明確、聯系緊密的空間發展格局,通過小空間承載國家大戰略。
協同創新、集成示范:多維戰略統籌聯動形成合力,共筑全要素智慧產業示范區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泛華認為要與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國家戰略有機融合,協同推進,才能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一是綠色協同,以生態文明牽引鄉村振興。“雙碳”目標背景下,通過創新開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結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等示范項目在地方落地,創新綠色協同機制,牽引鄉村全面振興。二是城鄉融合,以新型城鎮化助推鄉村振興。統籌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開發性政策性及商業性金融等資金,通過資金與項目疊加推動城鄉融合;同時加快推進縣域補短板強弱項,促進市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三是多維聯動,創新集成“全要素智慧產業示范區”。以重點項目為抓手,聚集高端要素,創新集成、合力打造“全要素智慧產業示范區”,共同搭建共生共享共創的鄉村振興生態系統,協同推進鄉村振興。
綜上,泛華集團通過“融合破題、要素貫通、平臺賦能、協同創新”四大創新路徑,綜合集成“EOD+產業育城+全要素智慧示范區”的鄉村振興創新發展模式,系統整合頂層設計、投資運營、產業運營、數字運營、建設服務全過程服務體系,貫通中心城市、縣域經濟、特色鄉鎮、美麗鄉村城鄉融合發展四層結構,助力地方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