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其中提到“推動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債券市場要素自由流動”。
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快速發展,投融資功能不斷完善,投融資主體不斷豐富,在服務實體經濟、優化資源配置、支持宏觀調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21年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顯示,2021年,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61.9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8.0%。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債券53.1萬億元,同比增長9.2%。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8.7萬億元,同比增長1.0%。
債券市場的一系列改革穩步推進,釋放制度紅利:債券發行注冊制改革深入推進,“1+3債券”交易體系逐步形成……
債券市場取得的這些成績,離不開市場基礎設施和配套制度的不斷完善。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由于歷史原因,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聯通融合長期處于較低水平,導致境內債券市場在價格發現、流動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有必要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以促進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在推動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方面,近年來不乏重磅文件出臺。比如,2020年4月份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加快發展債券市場。穩步擴大債券市場規模,豐富債券市場品種,推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2020年7月份,央行、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同意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開展互聯互通合作。今年1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業務暫行辦法》的公布,意味著境內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債券市場是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 也是資金直達實體經濟的重要途徑。鑒于此,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互聯互通非常必要,這將進一步促進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提升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和效率;進一步豐富企業融資渠道,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更好地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樞紐作用。(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