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3日電 (高東輝 周燕楠)13日,在位于北京亦莊科創大街的北京亦莊生物試劑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院內,兩位身著防護服的海關關員,正在對36管進境特殊試劑進行最后的核對。
“我們核對后,將監督專業人員把這些物品進行高壓滅活,集中銷毀。待這些物品失去生物活性后,專業人員將按醫療垃圾進行專業處置。”北京海關所屬亦莊海關查檢一科科長王建介紹說。
據了解,此次銷毀的是北京海關今年查獲的15批不合格特殊物品中的3批,大都是動物血液制品:有的涉嫌偽報數量,有的產品規格與入境審批單不符,還有的混淆產品類別。“比如,這批生物制品申報進口的是動物單克隆抗體,而實際進口的是動物血清”,王建指著正在核對的物品說道。
生物醫藥與民眾健康息息相關,對北京地區出入境特殊物品開展的監管,是海關守衛國門生物安全的重要一環。在科技創新不斷深化和健康醫學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的生物醫藥技術也迎來新的變革,與國際交流越來越多。面對種類繁多的生物制品,如何切實保護國門生物安全成為北京海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亦莊海關轄區內涵蓋上百家生物醫藥企業,涉及臨床實驗、醫藥研發、實驗室檢測等生物醫藥研究領域,產品涵蓋新冠疫苗、檢測試劑盒、人體組織器官、抗體等上千種,年進出口特殊物品4000余批,貨值上百億美元,是北京市重要的生物醫藥產品進出口關卡之一。
亦莊海關副關長王朝暉介紹,去年4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開始施行,標志著中國生物安全進入依法治理新階段。《生物安全法》施行以來,亦莊海關嚴格落實疫情人員防控措施、建立場地衛生安全制度、編寫職業操作應急預案,進一步強化一線人員的生物安全意識,強化執法力度,多措并舉織密織牢生物安全防護網。
據悉,北京海關今年一季度共查獲不合格特殊物品15批。北京海關衛生檢疫處副處長張民表示,該關將進一步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做好進出境特殊物品的審批與查驗工作;同時嚴防生物安全風險隨特殊物品傳入傳出,切實筑牢國門生物安全屏障,保護國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