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控股因信披不及時等被北京證監局責令改正
4月14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發布《關于對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通報稱,聯想控股存在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披露不及時、個別子公司股權質押未在相關募集說明書及定期報告中披露、公司經營性與非經營性往來界定不夠清晰,非經營性往來占款或資金拆借披露不準確等問題,決定對聯想控股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于2021年9月8日至9月18日對聯想控股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定期報告披露不及時。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在香港聯交所披露時間早于境內交易所公司債券年度報告發布時間。
第二,臨時報告披露不及時。聯想控股擬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股權事項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時間晚于香港聯交所披露時間。
第三,個別子公司股權質押未在相關募集說明書及定期報告中披露。
第四,公司經營性與非經營性往來界定不夠清晰,非經營性往來占款或資金拆借披露不準確。
同時,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2022年3月31日,聯想控股在香港聯交所發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業績公布》公告,但是該信息未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同步披露。
上述行為違反了《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2021年)第四條、《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2015年)第四條、《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十五條及《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38號——公司債券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第八條的規定?,F決定對聯想控股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聯想控股應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立即開展全面整改,嚴格落實《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及時、公平地履行披露義務,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保證信息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完整,并于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今年3月31日,聯想控股公布了2021年全年財報。聯想控股去年營收4898.7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7%,凈利潤57.5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8.78%。
對于凈利潤增長原因,聯想控股在年報中解釋稱,一是產業運營板塊業務在鞏固現有業務優勢加強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全面深化創新,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動力,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二是去年同期神州租車有限公司計提大額減值,報告期內,公司已完成了神州租車全部股權的出售,回籠了資金并實現了良好的投資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聯想控股旗下的聯想集團,在去年曾因試圖沖擊科創板引發非常大的爭議。對于科創板申請“長假游”,一些專業人士認為,聯想集團不符合在“科創板”上市的要求。此外,聯想董監高薪酬過高等也飽受質疑。北青報記者梳理發現,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2021財年拿到高達1.68億元的薪酬包,但還有另外兩名未披露的高管比他更高薪,最高為1.97億元。聯想27名高管人均年薪3455萬元,一年的總薪酬高達9.33億元,占公司稅前利潤的7.77%。
與此同時,聯想集團的財務狀況也并不健康。近三年,聯想的資產負債率維持在90%左右的高位,流動比率低于1,償債能力堪憂。
聯想回應
已對下一步整改工作進行部署安排
4月14日,聯想控股發布《關于收到北京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公告》,公告顯示,聯想控股公司高度重視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中指出的問題,已對下一步整改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將按要求盡快完成整改并向北京證監局報送整改報告。
公告顯示,聯想控股于2022年4月14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關于對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辨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2022〕65號)。
聯想控股表示,公司高度重視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中指出的問題,已對下一步整改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將按要求盡快完成整改并向北京證監局報送整改報告。公司及相關人員將以此為戒,認真吸取教訓,進一步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加強公司內部管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質量,促進公司健康、穩定、持續發展,更好地維護公司、全體股東及債權人的利益。
本組文/本報記者 溫婧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