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4月15日電 15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社會司副司長孫志誠表示,總體來看,“十四五”中央預算內投資對醫療衛生領域的支持力度要明顯大于“十三五”,向疫情防控救治、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中醫藥振興發展等群眾期盼的重大工程傾斜。
孫志誠介紹了發改委今年針對醫療衛生領域的幾項工作。第一,針對“外防輸入”的緊迫需要,提升重點地區疫情防控能力。今年初,已安排兩個批次醫療衛生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33.8億元,支持61個項目建設。
其中,重點支持9個陸路邊境地區加強實驗室建設和檢測救治設備配備,筑牢邊境口岸疫情防控救治的防線。同時,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和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時完善工作預案,持續支持疫情防控能力建設。
第二,針對“內防反彈”的短板弱項,實施疫情防控救治相關重大工程。按照《“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圍繞防控、救治、救援,立體布局一系列重大工程。2021年我們已經安排中央投資88.44億元,重點支持了省、市、縣三級疾控中心建設,著力提升省級、人口大市疾控中心檢測和應急處置快速響應、有效應對的能力。
今年,我們將繼續支持疾控體系的建設。啟動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建設工程,在全國布局建設30個左右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積極推進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逐步覆蓋到全國所有省份。同時,謀劃推出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等重大工程,進一步織牢織密公共衛生安全防護網。
第三,聚焦群眾“看病難”問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群眾身邊拓展延伸。一是有序擴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8個試點省份2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繼續引導高水平醫院到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外轉就醫較多的地方,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逐步完成全國范圍內的規劃布局,向“大病不出省”的目標再邁進一步。對于每一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將分階段給予資金支持,累計不超過5億元。二是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建設,按照“揭榜掛帥”和“賽馬”的原則,遴選高水平研究型醫院,打造醫學領域的“國之重器”。三是有序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促進省域內優質醫療資源的區域均衡布局,努力縮小地市和省會城市之間醫療水平的差距。
第四,堅持中西醫并重,大力支持中醫藥振興發展。啟動實施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支持30個左右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謀劃推出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建設工程,示范引領中西醫協同。繼續推進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進一步增加群眾身邊的優質中醫藥服務資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