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海4月17日電 題:廣西北海千億元文旅產業織造國際濱海旅游新夢想
作者 翟李強 馮抒敏 王偉臣
在廣西北海半島北側,一座氣勢恢宏的郵輪碼頭向大海延伸,候船風雨廊、航標工程、玻璃幕墻登船橋等建筑與藍天碧海相輝映。北海郵輪母港服務業集聚區的碼頭項目——北部灣國際郵輪母港當前已進入竣工驗收階段。
圖為海絲首港一景。 翟李強 攝“北部灣國際郵輪母港將以短途航線產品切入市場,逐步開通國內外郵輪航線。”廣西北部灣郵輪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齊麗珺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介紹,作為廣西濱海旅游標志性工程,北部灣國際郵輪母港總投資約200億元,設計年通過能力100萬人次,可停靠10萬噸級郵輪。
作為北海市旅游振興發展的三個百億級項目之一,北海郵輪母港服務業集聚區著力打造郵輪、水上客運、水上休閑運動、科技文化及酒店商業五大產業,預計形成五百億級產業集聚區。
北海擁有十里碧波銀灘、百年南洋古街、千年海絲文化、萬年風景潿洲島等得天獨厚的濱海旅游資源,是知名的旅游休閑度假勝地。
近年來,當地官方持續發力推進文旅產業及項目建設,沿北海半島從西向東,海絲首港、高德古鎮、北部灣國際郵輪母港、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喜來登、萬豪、洲際等一批國際高星級酒店相繼投資入駐北海。
“北海千億文旅產業蔚然成型。”北海市旅游文體局局長魯性東說,目前,該市正在推進的文旅項目共94個,總投資1000多億元,推動北海打造成為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
北海還斥資逾百億元對“王牌”景區銀灘進行升級改造和生態保護。北海銀灘以“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等特點著稱于世,素有“天下第一灘”美譽,在北海乃至廣西的旅游經濟發展中功不可沒。如今,它正通過岸線綜合生態整治修復、環境提升工程、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等項目的實施,日益煥發新姿。
北海銀灘景區一角。 翟李強 攝北海銀灘景區管理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董園園介紹,隨著銀灘岸線修復和咸田漁港港池回填兩個項目的完工,困擾銀灘多年的岸線污染問題得到根本解決,銀灘生態系統得到恢復,“東、西兩片沙灘岸線終于實現聯通,成為真正的‘十里銀灘’。”
北海銀灘景區升級改造正在進行中。 翟李強 攝與地處北海南岸的銀灘遙相對望的另一個重大文旅項目海絲首港,通過全景交互沉浸式演藝項目,再現千年前北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融匯中西、商賈云集的貿易盛景。游人行走于漢風古韻的臨海街市中,隨處可見身穿古代服飾的漁家女子和商販,偶遇在買賣吆喝聲中穿梭街頭的異域人士……置身其間,仿佛穿越回千年前漢郡古港的繁華市井中。
就在4月上旬,地處北海市一南一北的上述兩個景區跨越聯動,開通直通車游線串聯當地的黃金旅游景點及重要交通站點,構建暢通便捷的全域旅游交通體系,形成一站式旅游,推動北海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持續提檔升級的旅游設施和旅游環境進一步提升了北海的旅游吸引力。官方統計,2021年,北海接待國內游客5124萬人次,增長24%;實現旅游消費667億元,增長29%。
北海市旅游文體局局長魯性東表示,北海將繼續用足用好廣西支持北海建設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發展郵輪產業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提升文旅產業發展水平,培育壯大“旅游+”業態,推動品質北海、魅力北海建設,奮力邁向國際化濱海旅游度假名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