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平臺的騎手,77%來自農村,約四分之一來自原來的國家貧困縣。他們在平臺上找工作,進城一兩天就到崗。”4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江小涓在亞洲博鰲論壇上的演講中提到這組數據,并指出,數字平臺為農村貧困人群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貧困地區的貧困人群和就業弱勢人群可以通過數字平臺找到低門檻就業機會。
江小涓提到的這組數據來自美團研究院2021年發布的《騎手職業特征與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調查報告。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的調查顯示,78.9%的騎手為農村戶口或已“農轉非”,33.9%的騎手將這一職業視為再就業的最優選擇。美團今年3月發布的《2021年度美團騎手權益保障社會責任報告》則顯示,美團外賣日均活躍騎手超過100萬,有24.6萬名來自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騎手在美團外賣獲得收入。這些數據都足以說明,以美團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平臺確實為更多農村貧困人群提供了就業機會。
從騎手的真實案例來看,騎手職業不僅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更加公平地進入市場的機會,也進一步發揮穩定就業大局的“蓄水池”作用,成為很多人在困難時期的兜底選擇。江小涓在演講中還提到一個武漢疫情期間,出現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的美團騎手老計。老計在開店失敗后,選擇成為一名騎手,增加收入,維持生計,外賣騎手成為他在困難時期的就業選擇,如今,老計又開始做起小生意。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反復,美團財報顯示,在過去的2021年內,超過527萬騎手通過美團獲得收入,外賣騎手配送成本支出達約68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8.3%。
江小涓指出,中國是一個發展不平衡,城鄉和區域差距較大的國家,在消除國內發展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方面,數字技術具備海量鏈接能力、智能匹配能力和信用塑造能力,讓更多人特別是能力較弱人群擁有進入市場、獲得資源、謀求上行的更強能力,而國家要為數字經濟惠及更多人群特別是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基礎條件。
比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要盡可能普惠,基站和網絡建設既要考慮效率也要考慮公平;要促進數字公共服務均等化,教育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提供的中小學課程,都是名校名師授課,時空邊界得以打破,優質資源可以共建共享,從而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之間存在的資源不均衡問題;政府提供的數字服務要普惠和全納,數字服務提供要平等公正并向困難群體傾斜,在為在線用戶提供線上政務服務的同時,對那些沒有網絡連接的用戶要更為關注,數字邊緣人員的在線服務供給以及相應的線下彌補措施,是數字普惠程度的重要指標。
江小涓表示,數字經濟平臺借助數字技術,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幫助,“要將數字企業、數字平臺作為積極而重要的力量,與政府和社會各界一道,為消除發展不平衡和促進共同富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