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雄安4月30日電 題:北京創業者在雄安:愿作時代的“弄潮兒”
中新社記者 崔濤
常永山第一次來到雄安新區是2017年,那時剛剛過完“五一”假期。如今,他已在雄安工作近5年。
“當時我和同事在雄安參與智能城市的一些頂層設計工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總經理常永山說,作為首批從北京來雄安設立公司的央企,在別人眼中,他們是“創業者”“弄潮兒”。
常永山告訴中新社記者,他所在的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旗下央企上市公司,是中國電子信息化行業龍頭企業,“可以說是IT服務體系的‘國家隊’”。
憶及初來雄安,“那時還看不到這么多建筑,很荒涼。”常永山和4名同事擠在一個三居室里,“周邊沒什么餐館,為了生活,每個人都得會幾手廚藝”。
“參與雄安智能城市的頂層規劃后,我看到了雄安的‘未來’。”常永山笑說,他們把能想到的最先進的理念都放到雄安的智能城市建設里,這堅定了他留在雄安的決心。
自2019年起,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涌入雄安,一個個建筑工地上,入眼皆是塔吊林立。
“來雄安的人越來越多,街上開始熱鬧起來,一些商店、餐館也多了,生活和工作條件也在變好。”常永山稱,他所在的公司在雄安設立了辦事處,2019年又在雄安成立分公司。
讓常永山最激動的是2020年12月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我家就住在京雄城際鐵路北京大興站附近,從大興站乘車到雄安站只需47分鐘。”常永山說,對比自己在北京工作時通勤時間動輒三四個小時,跨省到雄安上班反而更加便捷。
在常永山眼里,雄安的變化是持續的。除了交通路網的貫通,2021年底,雄安首個集中建成區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相繼交付使用,1000多棟建筑將容納17萬人。居住條件的逐漸完善,吸引了更多人選擇來到雄安。
目前,中國星網、中國中化等部分央企相繼落戶并開工建設;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中國電信雄安互聯網產業園等一批市場化疏解項目開工建設;北海幼兒園雄安園區正式建成移交,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和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基本完工,雄安宣武醫院一期主體結構封頂……
“我們從最初的辦事處發展到今天常駐130多名員工,已經成為擁有完善的創新技術研發、項目交付、市場拓展能力的‘明星團隊’。”常永山頗為自豪地稱,近年他們逐漸參與或承擔了雄安新區一網通辦、雄安集團辦公信息化系統、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建設指揮平臺、雄安商務服務中心智慧園區平臺、雄安宣武醫院信息化系統等項目建設。
“最重要的是,在這里我們能接觸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級重點項目,能接觸到國家前沿的科技,這里鼓勵企業進行信息化新技術或新模式的創新和探索。”常永山強調說。
談及未來,常永山希望雄安的稅收政策、產業政策、人才政策盡快落地,希望雄安按照藍圖盡快建成。同時,他更希望能在雄安繼續創新企業的發展模式,利用央企的優質資源支持雄安建設。
“在雄安流行一句話叫‘錯過了深圳、錯過了浦東、不能再錯過雄安’”。常永山表示,他們愿作時代的“弄潮兒”,扎根在雄安,見證參與“未來之城”的每一步成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