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醋第一股”恒順醋業(600305.SH)推出了3款文創雪糕,口味分別為醬油芝士、香醋和黃酒,每只售價18元,引來眾多關注。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雪糕并不是恒順醋業第一次跨界,這家公司曾自建博物館、投資房地產,今年還加入了預制菜賽道。
6月8日,恒順醋業在業績說明會上公開表示,“未來收入的增長點在其他品類上的拓展”;但同時,恒順醋業又表示,“要堅定不移地聚焦主業”。
拓展還是聚焦?自2001年上市之后,恒順醋業便在兩個答案中反復橫跳。
只是配套旅游產品?
不支持配送,線上下單后須到博物館提貨
恒順醋業推出的醬油芝士口味、香醋口味和黃酒口味雪糕,其實就是各自添加了5%的釀造醬油、6%的食醋和7%的黃酒。
不過,紅星資本局發現,“恒順味道”雪糕并不支持配送,即便在線上下單,也僅能去恒順博物館提貨。6月13日,在唯一的線上銷售渠道,醬油芝士口味被標注為“熱銷”,而該系列文創雪糕的銷量顯示為“已售6,剩余859”。
從售賣方式可以看出,恒順醋業的文創雪糕更像是紀念品形式的文創產品,如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所言,雪糕目前作為博物館的旅游產品不會當成公司的戰略產品布局。
不過,此番努力讓人們看到,恒順醋業正在努力使自己“年輕化”,成本低且大眾接受度、討論度高的雪糕/冰淇淋因此而被看中。
紅星資本局發現,除了文創雪糕之外,恒順醋業還先后涉足過汽車貿易、生物醫藥和光電器材,但結果都不樂觀。砍掉這些業務后,該公司又試圖進軍釀酒、玻璃和建筑安裝,反響依然平平。
2014年前后,恒順醋業宣布剝離輔業,聚焦釀醋主業。2014年-2019年,恒順醋業除了2016年之外凈利潤均有上漲。
但在2019年,恒順醋業宣布收購鎮江恒順商場有限公司。同時,在2008年就砍掉房地產業務后,該公司又開始投資房地產項目。不過,據2021年年報,其投資性房地產計提了公允價值損失1959.94萬元。
恒順醋業在今年6月的業績說明會公開表示:“未來收入的增長點在其他品類上的拓展以及主營醋、酒類加速在餐飲電商渠道的深度拓展。不過,恒順醋業在財報以及業績說明會均強調了聚焦主業的戰略,要“做深醋、做高酒、做寬醬”。
又要拓展,又要聚焦,恒順醋業仍然矛盾。
擴張還是聚焦?
都符合邏輯,都是個問題
不過,這一看似矛盾的觀點,產生得又合情合理。
一方面,恒順醋業面臨著主業食醋業務增長乏力的現狀。在2021年業績說明會上,恒順醋業直言自己的增長困境:醋的消費頻率偏低,成長空間相對有限;醋的消費習慣存在地域差異。
恒順醋業的財報數據也反映出這一現狀。2019年公司食醋類(含白醋)產品實現收入12.32億元,2020年為13.42億元,2021年為12.11億元——銷售收入穩中有降。
在食醋業務增長乏力且區域難突破的情況下,恒順醋業選擇其他賽道,尋找新的增長點,符合邏輯。
另一方面,恒順醋業拓展品類最近的便是面向其他類調味品,海天味業便是如此。但目前整個調味品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不僅老牌調味料企業在不斷擴大產能,供需平衡偏移持續加劇,大型糧油企業(如金龍魚)、互聯網企業也紛紛跨界,憑借品牌知名度搶占份額。
恒順醋業向外拓展的阻礙不小,稍有不慎甚至主業也面臨被搶的風險,此時選擇堅守食醋、料酒陣地,堅持“聚焦大單品”原則,同樣符合邏輯。
這或許也是恒順醋業拓展、聚焦、再拓展、再聚焦的原因。但關鍵問題在于,恒順醋業此前因戰略調整,已經在市場上已慢了一拍。2020年增收不增利,2021年更是減收又減利,2022年一季度再度增收不增利。
“減收與減利客觀地講是受疫情影響,但深層次看這個問題,也反映了恒順在渠道力、產品力、品牌力上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這也正是我們今年以來致力于解決的問題。很顯然,盡管也在改善,但路還很長。”恒順醋業董事長杭祝鴻在業績說明會上直言。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實習記者 張露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