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崔文燦報道:又是一年畢業季,記者從部分高職院校獲悉,一些專業的畢業生不愁找不到工作,尤其在核酸檢測常態化的大背景下,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生更成為用人單位爭搶的對象,部分崗位為大專學歷應屆生開出1萬余元的月工資。
常態化核酸檢測,已成為疫情防控的“常規動作”,這也催生了新的崗位需求。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當前,核酸采樣員和核酸檢測員崗位需求大增。
廣州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護理與健康學院副院長曾銀珠發現,今年醫護專業就業形勢格外好,采樣護士、核酸檢測員都成為各大醫院和第三方檢測機構爭搶的對象,“有的單位一次性就要上百名護士,以前三甲醫院的招聘很少主動找我們高職的護士,而今年我們接收到多家三甲醫院的招聘需求。”
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承接著新冠病毒檢測的重任,因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各地開花”,這類公司對用人的需求更加旺盛。
某醫學檢驗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張揮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僅針對廣州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一家高職,他們今年就要了26名應屆畢業生,其中采樣護士給出了6000-7000元的月薪——這比大專畢業生的月薪平均水平高出近2000元,醫檢專業的核酸檢測員更是在實習期間就拿到了1萬余元的月工資。
“轉正后,他們能拿到1.6萬元。”曾銀珠說,“學生一畢業,工資都超過老師了。”
根據規定,核酸采樣員必須具有護士資格證方可上崗,因此,盡管高職院校畢業生學歷遜于本科生,但所持的護士資格證讓他們匹配用人需求。此外,不少從中職升入高職就讀的學生實習經歷已經頗為豐富,兩年實習經驗讓他們擁有熟練的臨床操作技能。熟悉各個科室、快速上崗,成為職業院校畢業生受歡迎的一大理由。
提醒:選專業不能只看眼前冷熱
很快又到高考填報志愿的日子,學生該如何選擇專業?是否將當前就業的冷熱作為選專業的標準?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就業創業處副處長范建禮建議,選專業不能只看眼前的冷熱,最重要的是考慮個人興趣愛好和國家長遠發展規劃,“把自己的職業規劃跟國家產業發展需求結合起來,部分行業受疫情影響出現收縮是階段性的,隨著全球化的推進,未來就業會出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