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司購買招銀國際理財產品出現虧損,在港上市的基石藥業與公司原財務副總裁翁曉路打起了“口水戰”。
翁曉路日前在香港《信報》發布嚴正聲明,表達對老東家公告內容的不滿,表示自己是依從首席執行官的投資決定參與執行工作,后者才是這筆虧損投資項目的最終決策者。
在此之前,基石藥業于5月底公告內容中表示,翁曉路于去年6月“發現投資機會并與第三方磋商”,其后向公司時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江寧軍建議應使用閑置資金投資前述產品,并聲稱“該投資事項能產生低風險的良好回報”。
對此,翁曉路在聲明中予以否認,稱公告所述由其向江寧軍推薦并聲稱該投資“能產生低風險的良好回報”與事實嚴重不符。
一筆“低風險”的投資
據了解,翁曉路于2020年9月27日加入基石藥業擔任財務副總裁,后于去年12月16日離任。
離職半年后,何以向老東家公開發難?事情緣起基石藥業5月底的一份獨立調查結果公告。
根據該公告,2021年6月,時任財務副總裁翁曉路發現投資機會并與第三方磋商,后向基石藥業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江寧軍建議,使用公司閑置資金投資招銀國際的理財產品,稱“這筆投資能產生低風險的良好回報”。
當時,基石藥業賬上現金、定期存款、貨幣基金總計約有24.47億元,確實也有投資低風險敞口理財產品,以提高閑置資金利用效率的需要。
隨后,經江寧軍口頭批準,翁曉路安排以基石藥業旗下CStone Pharm(HK)的名義與招銀國際開設證券交易賬戶,并在7月7日向招銀國際匯款3000萬美元。
根據基石藥業當時的授權政策,低于5000萬美元的外部付款需經管理層批準,由于該項投資金額為3000萬美元且已獲得江寧軍的口頭批準,所以不存在明顯違反授權政策的情況。
7月14日,基石藥業通過CStone Pharm(HK)出資約2.33億港元認購招銀國際發行的基金掛鉤票據。扣除認購費用及其他開支后,這筆投資的總認購金額約為2.2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892億元)。
按照合同約定,這筆投資原本于2021年12月30日到期。不過在11月18日,翁曉路提前向招銀國際做出展期指示,要求將該筆投資延期到2022年10月31日。隨后,翁曉路本人于12月16日從公司離職,次日加入創勝集團任首席財務官。
浮虧近30%,誰來背鍋?
直到2021年年報審計時,基石藥業才發現這筆“低風險”的投資不太對勁。
今年3月中旬,基石藥業公告稱,在年度審核過程中,發現公司以約2.27億港元資金于2021年7月通過認購招銀國際發行的基金掛鉤票據用于投資一家于開曼群島注冊的獨立投資組合公司。
基石藥業當時表示,公司正與審計機構就這筆投資的有效性、可回收性等整理資料。根據審計機構要求,公司審核委員會安排普華永道對該筆投資進行獨立調查。
5月底,獨立調查報告出爐。調查表明,已經確認基石藥業的這筆投資不具備保本屬性。顯然,這與翁曉路所說的“低風險”并不相符。
具體來看,根據招銀國際向基石藥業披露的理財產品情況,截至2021年末,該產品54%的資金用于購買中、港、美三地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份和期權,剩余部分投資于近年大火的私募股權SPAC并以現金持有。
而根據招銀國際披露,2021年8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受股市低迷影響,這筆投資的資產凈值只有投資額的70.9%-91.5%,截至今年3月底虧損幅度約29%。
基石藥業也在延發的2021年財報中提到,根據會計師事務所估值,去年末這筆投資浮虧為人民幣6421.4萬元,虧幅近30%。這樣的虧損幅度,無疑讓這家尚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難以承受。
此外,普華永道調查發現,基石藥業的5名非執行董事及3名獨立董事在今年3月前均不知曉這筆投資。
同時,該筆投資金額雖然并未超限,不存在違反付款授權的問題,但基石藥業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的投資政策僅限于批準特定的投資工具,而該基金所持投資并不在獲批工具之列,且該投資屬于公司明確禁止投資的衍生證券。
原財務副總裁“回懟”
針對基石藥業5月底刊發的調查結果公告,翁曉路日前在《信報》發布嚴正聲明。
翁曉路表示,基石藥業的調查公告是在他本人未參與的基礎上發表的,在公告發表前自己并沒有申辯的機會。
聲明稱,就職于基石藥業期間,他擔任財務副總裁一職,向公司首席執行官江寧軍匯報工作,該筆投資系經江寧軍批準開展。
翁曉路同時強調,無論是他本人還是江寧軍,都是通過招銀國際路演首次了解該投資產品,此后由江寧軍親自批準并書面簽署了相關文件。
因此,翁曉路認為,公告中所說該筆投資是由他向江寧軍推薦并聲稱該投資“能產生低風險的良好回報”與事實嚴重不符。
翁曉路表示,基石藥業的投資政策是由江寧軍于2016年10月7日親自書面簽署,江寧軍應該了解投資政策中對投資產品的限制。同時,江寧軍才是該投資項目的最終決策者,他本人只是依從江的投資決策參與執行工作,不享有決策權和決定權,也沒有通過專業判斷對江的決策做出影響。
截至目前,基石藥業并未對此事作出公開回應。不過在5月31日公告中,基石藥業表示,公司董事會已成立投資委員會處理相關事宜,并采取補救行動。
其中,基石藥業已于當日向招銀國際發出指示,希望盡早贖回這筆投資。不過根據公司董事會及審核委員會預計,盡管這筆投資可收回,但仍可能在贖回時錄得虧損。
此外,根據公告,作為基石藥業的創始人,江寧軍將不再擔任董事會主席職務,非執行董事李偉接掌董事會。(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