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西東興6月17日電(楊陳 邱嫻)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關停的中越邊境廣西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碼頭,時隔875天后,于17日再次開通運營。
當天9時,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碼頭正式恢復作業,第一艘貨船載著木薯淀粉從越南哥隆碼頭出發,沿指定航線駛入東興互市區碼頭。中越雙方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進行貨物裝卸并完成通關出區作業。
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從2009年6月運營至今,已經發展成為廣西最大的邊民互市貿易區,互市區碼頭是配套基礎設施項目,位于互市區最南端,距離越南芒街哥隆碼頭1.2公里,碼頭岸線長270米。疫情暴發前,互市區碼頭年通貨量最高達183.4萬噸。
東興互市貿易區碼頭。 邱嫻 攝廣西北投口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口岸集團)互市區現場管理人員李德勁介紹,為有效避免人員接觸帶來的疫情風險,碼頭開通后,裝卸貨物主要以袋裝干雜貨物進口為主,碼頭貨物的裝卸目前主要采用汽車吊機“吊裝過貨”的作業方式進行。
據悉,在“吊裝過貨”作業方式下,貨物進出口前提前裝好綁帶或吊網,臂長最長可達40米的汽車吊機在岸邊作業,直接將貨物吊至車、船之上,中越裝卸工人僅需在車、船上完成脫鉤裝車、裝船,全程不接觸。此外,貨物通關過程中,相關證件、單據通過非接觸式方式收集,經過消殺后才能送至邊檢、海關辦理相關手續,進一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確保互市區疫情防控和碼頭裝卸作業兩不誤。
吊裝過貨作業進行中。 邱嫻 攝北投口岸集團董事長黃兆瓊表示,作為廣西邊境口岸最大的投資運營企業,該集團進一步加強了進出口船舶和碼頭區域內工作人員及運輸車輛的有效管理。根據碼頭開放初期貨量需求,17日已入場2臺汽車吊機展開作業。隨著通貨量增加,入場汽車吊機將逐步增至7臺,運轉工作時長按6小時計算,單日可作業進出口貨物2520噸。在嚴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這一舉措將有效滿足碼頭復工復產初期“先小量實行,再逐步放開”的工作思路。
東興互市區碼頭是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最主要的雙邊貨物通道。碼頭的重新開通備受關注。
“等了兩年多,終于等到碼頭恢復通關,現在我們又充滿了干勁。”在互市區打拼了10年的邊民溫冬梅說道。
在互市區碼頭重開之時,東興本地貨物進出口貿易公司負責人張永蓮對未來也充滿了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