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搗”農機的發明家
長著一張方形臉,說話不急不慢,看上去既有農民的憨厚,又帶著些理工男的斯文……李志敏曾是青島膠州市膠萊街道的農民,憑著一股子執著的韌勁,研發出辣椒剪柄機,并成立青島璐璐農業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稱“璐璐機械”)。如今,他又把辣椒剪柄機賣到國外,還在巴基斯坦建立了中國辣椒產業園。
回顧李志敏創立公司并將其發展成為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歷程,正是他認定目標就不回頭的韌勁兒引領著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破難點 填空白
出生于1968年的李志敏,家庭條件比較困難,小學沒畢業就跟著父母下地干農活,后來還去工地做過搬運工。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對農業機械設備有著濃厚興趣,總是想方設法借來相關書籍自學,掌握了不少農機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2009年,李志敏在做干辣椒加工生意時,人工剪辣椒柄成為他和其他同行最頭痛的一項工作。干辣椒加工出口必須“剪柄”處理。而剪辣椒柄完全依靠手工完成,耗時長、效率低、用工量大,1個人1天也剪不了上百斤辣椒。
怎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對農機設備有濃厚興趣的李志敏,萌生了發明辣椒剪柄機的想法。
起初,李志敏覺得想法的實施應該不難。辣椒剪柄機跟男士剃須刀是一個工作原理,就是外邊一個罩,里邊加上刀片,辣椒柄進來以后切掉就可以了。然而,在具體研發過程中,他才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將看似簡單的原理落地,中間經歷了各種波折與反復。
剛開始研發時,李志敏每天下班后,都扎在書堆里翻資料,并自學機電知識。不會使用電腦軟件,他就在紙上畫草圖,再找專業設計人員做成設計圖。資金不到位,只好打工賺一點錢就去購買機器配件。而試驗不合格的產品只能賣給廢品收購站,心痛卻又無奈。
買材料、做試驗,換材料、再做試驗。一次次研制,一次次失敗,要么是辣椒柄剪切率不高,要么是辣椒破碎率太高……“研究辣椒剪柄機多年,投入不少,但都沒有進展,把信心都磨沒了。”李志敏說。
倔強的李志敏始終沒有放棄。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后,2014年底,他終于成功研發出辣椒剪柄機。這臺機器可以連續100個小時不間斷作業,剪切成功率超過90%。
“多年的堅持沒有白費。做事要有恒心,如果中途放棄的話,就會一事無成。”李志敏感慨地說,辣椒剪柄機既節省了勞動力,又提高了勞動效率,1個小時可以剪切成品500公斤。這一發明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
技為本 重創新
2015年12月,李志敏創辦了青島璐璐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公司初創時,為了推廣產品,李志敏將辣椒剪柄機的視頻發布到網上,吸引了一家電視臺的注意,做了一期介紹產品發明過程的節目,沒想到在農機圈里影響很大,不少外地客戶打來電話,詢問機器的具體情況,并紛紛下單。
然而,沒過多久問題就出現了。李志敏發明的辣椒剪柄機只能剪一個品種的辣椒柄,達不到客戶對多品種辣椒的剪柄要求,早先商談好的訂單被一張張退回來。
“太難了。”當時,退單和研發瓶頸壓得李志敏喘不過氣來。
為了繼續研究辣椒剪柄機,李志敏投入全部的積蓄,還成立了研發技術攻關小組。“我們幾個人一起,在廠子里做零件、搞試驗,工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李志敏說,機器研發需要找到所有辣椒品種做試驗,有些辣椒品種當地買不到,他們就到四川、云南、甘肅等地去買,全國好多地方都跑遍了。
根據不同品種辣椒,李志敏和團隊制作不同孔徑的滾筒,設置不同轉速,調節剪切結構。每一次試驗,都為產品帶來改變和提升。
“只要堅持住,就幾乎沒有干不成的事兒。”這是李志敏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經過不間斷的試驗,他們成功推出不同型號的辣椒剪柄機,適用于不同辣椒品種。
為了使機器不斷迭代升級,李志敏還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為公司顧問,并與中國工業協會、青島農業大學等密切合作,搭建“專家工作站”與“專家服務基地”兩個平臺。在專家的指導下,辣椒剪柄機在液壓系統、自動化控制、整機效能升級等環節實現較大突破,使設備的性能變得更高效、更智能。
“最新研發出的辣椒剪柄機增加了辣椒自動識別、自動分選功能,可實現辣椒彎柄挑選、去石、清洗、除柄等。”李志敏說,該機器已經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
在李志敏的帶領下,璐璐機械已發展成為一家集農業機械裝備技術開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多元化企業。目前公司可年產600臺辣椒剪柄機,產值近8000萬元。2021年7月,璐璐機械獲得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走出去 拓市場
李志敏前行的腳步沒有停止,讓辣椒剪柄機走出國門成為他的新目標。借助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位于膠州的“地利”,李志敏開始走進上合組織的“朋友圈”。
自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召開后,李志敏與印度客戶有了緊密聯系,并設立璐璐機械印度分公司,負責印度及周邊市場的銷售服務工作。
記者在璐璐機械的生產車間里看到,工人們正在往集裝箱里裝辣椒剪柄機。“現在海外市場訂單很多,這幾個月有十幾個集裝箱發往印度。”李志敏說,辣椒剪柄機還銷往越南、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緬甸等國家和地區。目前,璐璐機械生產的辣椒剪柄機占全球95%的市場份額。
近幾年,李志敏忙著接待一撥撥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客商。
“不少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辣椒生產和加工量很大,辣椒剪柄機特別受這些國家辣椒加工企業的歡迎。”他說,璐璐機械在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立了2萬多平方米的工廠,預計明年4月份左右完工,計劃將其作為標準化產業基地,研發高端設備。李志敏還與巴基斯坦客商合作,在當地建立中國辣椒產業園,形成從育種到設備生產一體化的發展模式。
“企業要得到快速發展,僅憑一己之力很難做到,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將吸引更多資源匯聚融合。借助東風,我們企業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好。”李志敏說,目前,辣椒脫帽機、姜蔥聯合收割機的研發也已成型,很快將投放市場。
李志敏是個善于思考的人,對于企業的發展方向,他始終邊干邊琢磨。他深情地說,“我們希望打造一條從種植、采摘到深加工等覆蓋全流程的完整鏈條,在行業競爭中提升優勢,走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