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海鵬
豬肉價格持續反彈之際,6月22日,華儲網發布通知,將于6月24日開展2022年第13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本次收儲掛牌競價交易4萬噸。
今年以來,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動作頻頻,至今已經開展12批。不過,伴隨豬價自3月底觸底反彈,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出現多次流拍。盡管業內預計大概率成交率會很低,但收儲仍然發揮著“政策風向標”的作用。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目前豬價來看,已經達到行業完全平均成本,收儲已經發揮了提振豬價的明顯作用。布瑞克咨詢高級研究員徐洪志稱,屠宰和養殖企業并不認為收儲活動本身能對市場供需狀況產生多大影響,但會把收儲視為政策風向標,意在鼓勵生產和穩定市場。
上半年豬價上演“V型”反轉
據布瑞克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除四川、云南及西北低價區,其他省市區豬價普遍突破17元/公斤。前期豬價較低的東北地區,近期漲幅也較為明顯,廣東地區的豬價更是上漲至19-19.4元/公斤。
2022年以來,國內豬價先跌后漲。3月中旬,全國生豬均價一度跌至11.35元/公斤,局部地區豬價甚至跌至10.50-10.80元/公斤。從3月下旬開始,行業利多政策明顯,疊加前期集中出欄大豬減少,2021年3季度母豬大量集中淘汰影響逐步體現。于是,豬價企穩回升。
以全國生豬均價為例,從3月中旬的11.35元/公斤,漲至當前的17元/公斤,意味著豬價已反彈50%;如果不區分地區的話,從3月中旬的最低價10.5元/公斤,漲至當前的最高價19.4元/公斤,意味著豬價漲幅高達84.8%。
據商務部測算,截至6月17日當周,白條豬價格報21.59元/公斤,較3月中旬17.5元/公斤低點已回升超20%。東亞前海證券研報對于豬價走勢分析稱,前期產能去化效應逐漸顯現,下半年生豬供應預計呈下降趨勢,豬價中樞或抬升。
對于當前豬價上漲,到底是短期豬價反彈,還是“豬周期”反轉,行業內存在爭議。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王祖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按照生豬價格最低點為“豬周期”起點的劃分標準,上一輪“豬周期”已于今年3月份豬價筑底時結束,新一輪“豬周期”已經開啟,目前豬價正處于上行通道。
徐洪志也提到,官方公布的能繁母豬存欄數據,自2021年7月以來已連續10個月下降,直到5月份才開始回升,意味著正常狀態下,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育肥豬商品供給量將持續下降,豬價進入上行通道。
他說,從5月份開始豬價明顯上漲,印證了這一判斷。當前制約豬價上漲的種種因素,比如消費疲軟、部分企業因資金緊張拋售等,只能遲滯而不能打斷這個反轉勢頭。
不過,朱增勇認為,當前豬價上漲,本質上屬于季節性反彈。
他解釋稱,當前能繁母豬存欄量處于合理區間,供給基本面并沒有發展改變,未來豬肉供給仍然很充裕。現階段豬價反彈是供需形勢的改善,由3月、4月階段性供給過剩向供需基本平衡轉變,由低于行業完全成本向接近或者略高于成本線轉變。總體來看,新一輪豬周期最顯著的特征將是供給和豬價均呈現窄幅季節性波動。
收儲多次流拍仍持續收儲
盡管每一批的收儲底價都會根據市場價格進行調整,比如第1批收儲成交價19135元/噸,第12批收儲底價就已經調高到25000元/噸以上,但今年以來的12批收儲成交數據,尤其是最近幾批,卻非常慘淡。
謀易(農牧)咨詢董事長王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2022年以來的12批收儲情況來看,流拍率達到90%以上的有8次。收儲本身具有象征意義,頻繁收儲和高流拍率,被業內解讀為相關部門的“挺價”態度,對市場信心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由于當前豬價強力反彈,收儲已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徐洪志稱,屠宰企業強烈看多后市,持庫待漲,當前收儲的利潤已經不能吸引其入場競價。此外,凍豬肉收儲有價低者優先、時間優先的規則限制;歷次收儲均為社會庫,企業需自行墊資和儲存;有資質參與競拍的屠宰加工企業數量較少,其庫容和資金狀況對競價積極性也形成阻礙。
業內預測,第13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成交率大概率仍然會很低。不過,在朱增勇看來,5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回升,生豬產能平穩著陸。無論從生豬產能還是生豬價格來看,收儲的市場效果已經有效實現。
據統計,今年前12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計劃收儲47.8萬噸,然而實際收儲量只有10萬噸左右。按照80公斤胴體測算,今年收儲的凍豬肉相當于125萬頭生豬。這跟2021年6.7億頭出欄生豬規模相比,儲備肉對市場的直接影響并不大。
徐洪志稱,主要意義在于提振信心,進行預期管理,防止產能和價格的大起大落。王中認為,供需基本面和市場情緒,仍將是影響豬價的兩大因素。
朱增勇認為,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主要是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自從2009年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政策實施以來,中央和地方分別進行收儲,隨著收儲機制的持續完善,已經成為影響市場的重要調控手段。
為調控國內豬價,全球多個國家多措并舉,采取過包括收儲在內的舉措。
朱增勇稱,美國、歐盟和日本,均有凍豬肉收儲政策,但收儲量非常小。例如,2021年以來,歐盟地區豬肉價格下跌,實施了凍豬肉私人收儲,一些歐盟豬肉出口國,例如德國、西班牙、丹麥、荷蘭均支持該政策。
除此以外,美國和歐盟作為全球兩大豬肉出口市場,采取過鼓勵豬肉出口的調控措施,比如提供豬肉出口補貼、開拓新的豬肉出口市場。日本通過增減豬肉進口來調控豬價。從穩定生產角度,國際上也會通過提供緊急救助補貼、貼息貸款、生豬保險等措施,防止豬價過度下跌對產能造成影響,進而有效穩定豬價。
朱增勇稱,在歐美國家,豬價也多次發生較大市場波動。比如,今年以來,歐盟地區豬價出現大幅上漲,而前一年則大幅下跌。為此,歐美國家采取包括生產穩定支持、市場調控和貿易調控等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