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6月23日電 題:“98后”羅麗萍的人生逆襲:從打工妹到登上世界技能舞臺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來自廣東茂名農村的“98后”姑娘羅麗萍,因與技能結緣,憑借不懈的努力改變命運,她從原來的珠三角工廠流水線一名女工人,到登上世界技能大賽領獎臺,實現了人生逆襲。
大約三年前,當時年僅20歲的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學生羅麗萍站上俄羅斯喀山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領獎臺,獲得商品展示技術項目銀牌,創造了中國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
羅麗萍1998年10月出生于茂名信宜市大城鎮的一戶普通農家,爸爸羅建華是貨車司機。從羅麗萍記事起,爸爸就經常帶她一起跑運輸。
2016年,羅麗萍高中畢業。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她選擇進入廣州的一家工廠上班,成為一名流水線上的工人。
早早工作,讓羅麗萍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每天在流水線上重復單一的工作,讓她感到乏味。由于缺乏技能,生活總是疲于奔命。但這位倔強的姑娘不愿意就此認命。
就在羅麗萍迷茫不已時,曾經的同學為她帶來了好消息——廣東技工院校對貧困和農村戶籍學生免學費的政策。這深深地吸引了她。她決定學習技能。
18歲那年,羅麗萍再次踏入校門,成為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的一名學生。入學后的羅麗萍,心里只有一個信念:掌握一門技術,謀得一份好工作,早日扛起家庭的重擔。她希望自己以后能成為一名室內設計師。“生活為我關上了一扇窗,但是技能為我打開了一扇門。”回想重返校園,羅麗萍感慨萬千。
奮斗的種子漸漸生根發芽,努力終有回報。通過技能學習,羅麗萍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因為技能過硬,羅麗萍成功進入學校的世界技能大賽商品展示技術項目競賽班,學校還給予她一定的補貼。這樣,她就不用向家里要生活費了。
訓練的日子很緊張,羅麗萍既要學習平面設計、展示設計、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還要嫻熟掌握電鉆、電鋸、熱熔槍等上百種工具,熟悉300余種耗材。但她樂此不疲,手指被磨起了水泡也全不在意,滿腦子都是設計圖樣、色塊,常常夢里都在畫圖。“我覺得自己就像個魔術師,將腦中的創意和手中的材料交融,變成色彩繽紛的作品。”她說。
最終,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商品展示技術項目上,羅麗萍一舉獲得銀牌,站在了世界的舞臺。“從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是我人生中的升華和蛻變。”回想參賽經歷,羅麗萍心中更加篤定技能成才、技能改變命運的理念。畢業后,羅麗萍選擇留校任教。
戴上橡膠手套,麻利地劃線、切割、打磨、調色、刷漆……不一會兒,一塊漂亮的商品展示板初現眼前。在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羅麗萍給學生們示范技能要點。每次遇到不想繼續讀書的學生,她都會用自己的故事告誡他們:“先去學會一門技能,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在她的指導下,陳嘉榮、孫家欣、陳婉婷等一批批有追求的技能青年,通過雙手在廣東、全國乃至世界舞臺上實現了人生價值。
當前,廣東已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技工教育體系。隨著“廣東技工”工程的不斷深入推進,南粵大地持續演繹著技能成才的故事,一大批寒門學子通過努力掌握了技能,改變了家庭命運,實現了人生價值,也為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