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6月27日電 (向一鵬 孫自法)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建筑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27日在長沙召開,多名院士、專家學者以特邀報告、主旨講座、專題研討等方式,探討建筑業在“雙碳”目標下如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數字化”浪潮下如何轉型升級。
近年來,包括建筑業在內的各行業在碳減排目標驅動下積極轉型。中國工程院院士岳清瑞介紹,與建筑材料相關的碳排放量約占建筑行業排放總量的二分之一,推廣應用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是實現節能減排的典型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以《城市水系統高質量發展》為題作了主題演講。“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水安全和水環境問題不容忽視。當前,暴雨產生的城市內澇治理和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改善亟待解決。”任南琪表示,海綿城市建設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通過實現藍綠融合、灰綠結合,緩解熱島效應,確保社會水循環與自然水循環相互貫通。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認為,雙碳目標是建筑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和主要目標。他以湖南大學風工程和橋梁工程團隊為例,介紹了他們為實現雙碳目標而研發的UHPC橋梁新結構,電渦流阻尼減振和鋼結構的承載消能新型構件等技術。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尚春明表示,做好土木工程領域雙碳工作,一是增量提質。強化綠色設計和綠色施工管理,引導綠色建材研發應用,加快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光儲直柔”建筑。二是存量優化。對城鎮既有建筑,區別不同情況實施相應的節能改造,減少運行碳排放。三是緊密依靠科技進步。積極開展綠色低碳技術、BIM、CIM等信息技術的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積極推廣綠色建造、工業化建造、智慧建造。
據了解,2021年湖南建筑業總產值超過1.3萬億元,建筑業已成為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產業。總部位于長沙的中建五局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打造了世界首座百米深坑冰雪世界等一大批綠色建造示范項目,在綠色建造、工業建造、海綿城市等領域榮獲專利超1000項,走出了一條以科技引領綠色發展之路。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農表示,希望通過本屆論壇與相關領域院士專家深入探討和交流,進一步支持湖南省建筑業產業鏈延鏈強鏈,為湖南建筑業向現代工業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建集團、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建五局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