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千億房企佳兆業集團旗下錦恒財富規模超百億的“理財產品”開始爆雷,隨后公司發生公開市場債務違約。
進入2022年,上半年馬上要過去,可公司始終無法發布2021財報。6月28日盤后,深圳證監局官網發布了對佳兆業的監管措施,要求公司高度重視上述問題,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并于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自3月底宣布延遲刊發年報以來,在港上市的佳兆業集團自已經停牌近三個月。而中國基金報記者注意到,佳兆業集團近一周連續更換首席財務官和年審會計師,這樣的情況不管在A股還是港股上市公司中都極為罕見。
遲遲不發2021年財報
深圳證監局督促整改
6月28日,深圳證監局發布關于對佳兆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決定書顯示,佳兆業集團作為公司債券發行人,未按規定及時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違反了《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80號)第四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根據《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深圳證監局決定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深圳證監局稱,公司應高度重視上述問題,切實整改,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并于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今年3月22日,在港上市的佳兆業集團公告,公司預計無法于2022年3月31日或之前根據上市規則第13.49(1)條的規定刊發集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業績,公司股票隨即被監管要求停牌。公司稱,將另行刊發公告,以知會投資者預期刊發日期。
丑媳婦也總得見公婆!但到目前為止,時間已經過去三個月,2022年上半年行將結束新一期半年度財報都要開始編制,公司卻仍然沒有刊發2021年度業績。
首席財務官和審計師突然被更換
目前看久拖不決的佳兆業集團年報仍需一段時間的“醞釀”,因為財報編制最關鍵的兩個角色都剛剛被更換。
首先被更換的是內部的財務負責人“首席財務官”。6月20日佳兆業集團公告,集團董事會宣布吳建新已辭任公司首席財務官,自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日起生效。佳兆業在公告中還特別強調,“吳先生已確認與董事會并無意見分歧,亦無事宜須提呈本公司證券持有人垂注”。
公開資料顯示,吳建新曾任職于“宇宙房企”碧桂園,2015年加入佳兆業。2019年9月,吳建新獲委任為佳兆業集團高級副總裁,主要負責財務、稅務、資金管理工作。2020年吳建新接任劉富強成為佳兆業新一任首席財務官,去年佳兆業旗下錦恒財富爆雷,吳建新一度出面與投資者進行溝通。
吳建新走后,被委以重用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內部培養”的38歲小將羅婷婷。根據公司方面的宣傳,羅婷婷在加入佳兆業之前,曾任職于大型會計事務所。2011年加入佳兆業后,羅婷婷先后擔任計劃財務部部門總經理、集團總裁助理、副總裁等職務“見證參與公司10年來的重大發展歷程”。
內部的首席財務官換掉之后,佳兆業緊接著更換了外部負責年報的審計機構。
6月27日晚,佳兆業集團公告,公司尚未能夠與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就雙方接受的時間表達成協定,以就2021年度業績完成審核。根據董事會的建議,致同已辭任公司核數師,自2022年6月27日起生效。在公告中公司不忘繼續強調,“致同亦已確認,除未能就上文所述的審核時間表達成相互協定外,概無有關其辭任的其他事宜 須提請本公司股東垂注”。
致同被建議辭任后,開元信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臨時補位,被委任為公司新核數師,任期至公司來屆股東周年大會結束為止。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佳兆業在公告中的說法,公司與致同沒能就年報披露時間表達成一致,系“由于中國最近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新冠病毒)疫情,有關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一年十 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度業績的審核程序受到不利影響”。不過,基金君比較好奇的是,難道換了開元信德審計就不會受新冠疫情影響了嗎?
理財和美元債爆雷已半年
總負債2300億有息負債1200億
去年11月4日,由錦恒財富發行、佳兆業集團擔保的“理財產品”爆雷,投資者猝不及防,數百名投資者聚集在集團的辦公地深圳嘉里中心,尋求兌付方案。
根據佳兆業方面彼時披露,錦恒財富代表集團若干成員公司及其聯營公司所發行本金額約14.93億元的理財產品已于2021年10月及11月到期。截至2021年11月4日,佳兆業集團通過錦恒財富布局總本金119.13億元,預期到期利息還有8.75億元,合計是127.88億元。
隨后在2021年12月20日,佳兆業集團又發布公告稱,其所發行的本金4億美元、利息為6.5%的優先票據已于2021年12月7日到期,佳兆業未于當日支付本金及1292.78萬美元的應付利息。佳兆業稱,其一直與優先票據持有人的代表商討,就尚未支付的優先票據制定全面債務重組計劃。
佳兆業202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負債總額237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4%,總有息負債1237.8億元,凈負債率為93.7%。這些表內負債之外,佳兆業集團還有445億元的“少數股東權益”,數額甚至超過368億元的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所有制權益,其中有多少是明股實債無法知曉。
公開市場來看,佳兆業集團境內債比較少,主要債務是境外美元債,在業內規模僅次于碧桂園和恒大。基金君根據久期財經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28日,公司美元債存續17筆,合計約116億美元,合人民幣約775億元,目前這些美元債價格已經跌到1美元面值十幾美分。在2021年12月7日首筆美元債展期失敗后,佳兆業宣布進行整體的債務重組計劃。
自爆雷后,佳兆業集團停止了每月披露經營數據的慣例。根據地產第三方機構克而瑞的數據,2021年佳兆業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196億元,排名從前一年的行業第25下滑到第36。2022年1至5月,佳兆業實現合約銷售金額81.2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579億元下滑86%,排名從23下滑到63。(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