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6月29日電 央行網站29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2年第二季度(總第97次)例會于6月24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為,今年以來我國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實施宏觀政策,最大程度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科學管理市場預期,努力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增強,貸款利率穩中有降,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
會議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高位運行,地緣政治沖突持續,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但任務仍然艱巨,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統籌抓好穩就業和穩物價,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提振信心,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在國內糧食穩產增產、能源市場平穩運行的有利條件下,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精準發力,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用好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和碳減排支持工具,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支持銀行補充資本,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
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加強存款利率監管,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加強預期管理,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以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推進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中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