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 (徐婧)記者從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獲悉,北交所現有上市公司100家,總市值2177.45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北京市共有北交所上市公司11家,新三板掛牌公司861家,企業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國前列。
作為立足北京的證券交易場所,北交所怎樣更好服務北京企業?這11家北京上市公司的融資情況如何?放眼全球,當前境外投資者參與北交所投資有哪些途徑?
助力首都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設
北京證券交易所辦公室主任龍海洋介紹,新三板和北交所在聚焦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促改革、謀發展、防風險的過程中,助力各項金融創新要素聚集,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為首都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北交所服務北京市中小企業通過融資和并購重組實現創新發展。截至6月28日,北京市共有北交所上市公司11家,新三板掛牌公司861家,企業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國前列。上市掛牌公司累計實現融資超1280億元。
同時,北交所通過服務企業創新發展,吸引社會資本和創新人才,促進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助力北京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此外,北交所通過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進一步為首都匯聚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機構流,助力首都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設。北京企業資源豐富,投資機構和金融服務機構數量眾多,對外開放程度和金融營商環境領先。北交所將緊抓“兩區”建設歷史契機,持續改革創新,積極服務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加速形成北京板塊示范引領效應
截至6月28日,北交所共有在審企業105家,在審企業中北京地區有17家,平均凈利潤超5000萬元,平均研發投入超4000萬元,平均研發強度超10%。
北交所運行以來,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累計服務北京市掛牌公司1768家,存量掛牌公司860家,累計定向發行融資近1250億元,并購重組累計涉及金額638億元。今年以來,北京轄區共有39家掛牌公司完成39次股票定向發行,累計融資10.49億元;涉及北京市掛牌公司的并購重組數量16單,涉及金額2.85億元。
在北京市新三板掛牌公司中,有112家企業符合北交所財務條件。其中,有6家企業已通過輔導驗收待正式申報或受理,有23家企業已進入北交所公開發行輔導期。
北交所北京基地主任王瑩介紹,北交所專門設立了北京服務團隊,持續在京進行專項培育。前期對北京市所有符合北交所上市條件的企業進行逐家梳理,并制定出個性化方案,集各家合力幫助企業解決上市痛點難點。在和市級單位合作方面,與市金融局組建專班,通過專項計劃聯合進行資源培育;與市經信局和市科委合作,對“專精特新”企業等開展座談、一對一交流,促進北京市優質企業早上市、快上市。
王瑩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北交所上市企業11家,在審企業12家,還有6家企業待正式申報或受理,已經初步形成了梯隊發展的態勢。下一步,北交所將繼續服務下沉,提升北京市優質企業培育的深度和廣度,聯合各方資源合力開展企業動員,幫助企業合理規劃進入市場的路徑,加速形成北交所“北京板塊”在全國的示范和引領效應。
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四途徑參與投資
目前,境外投資者如何參與北交所投資?龍海洋表示,北交所設立后,多家外資投資機構、中介機構提出希望深入了解、參與北交所,北交所也在結合相關意見研究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的舉措。
他介紹,當前境外投資者參與北交所投資有四個途徑。
一是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RQFII)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適用《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沒有政策障礙。此外,北交所已獲得市場識別碼(MIC),境外投資者參與北交所交易結算的便利度進一步提升。已有3家QFII和2家RQFII參與了北交所投資。
二是外國戰略投資者可按照《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戰略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
三是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的境外自然人以及在境內工作且其歸屬國證券監管機構已與中國證監會建立監管合作機制的外籍人員,可參與北交所投資。
四是上市公司在境內工作的外籍核心員工可成為激勵對象,交易本公司股票。
下一步,北交所將重點從增強市場功能、優化市場生態、擴大市場開放三方面發力,服務更多境外投資者參與北交所。通過擴大市場規模,豐富投資標的;活躍股票交易,提升市場流動性,并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總體安排下,推動更多開放舉措在北交所同等適用,同時通過各類途徑聽取境外投資者意見建議,持續優化市場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