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30日電 (滾艷 胡曉武 王伽)日前,在距離新疆精河縣20公里的荒漠上,伴隨著張力機的轟鳴聲,巨型纜線滾輪緩緩轉動,一組6條兩指粗的導線在牽引機的帶動下,向遠方的鐵塔緩緩而去,標志著伊犁—博州—烏蘇—鳳凰Ⅱ回75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全面進入導線展放階段。
伊犁—博州—烏蘇—鳳凰Ⅱ回75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是新疆“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也是新疆750千伏主網架西天山環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起自750千伏伊犁變電站,止于鳳凰750千伏變電站,線路途經尼勒克縣、精河縣等8縣,長度約421公里,新建鐵塔910基,換位子塔12基。工程動態總投資為20.7億元,于2021年6月20日開工建設,計劃2023年6月20日建成投運。
據悉,目前工程全線的鐵塔組立作業已完成85%,預計在8月底全部完成鐵塔組立。隨著首場導線的展放,工程全線將陸續進入架線施工階段,預計在10月底實現全線貫通。
該工程全線所經地理環境復雜,不僅跨越鐵路、高速公路、蒙瑪拉森林公園、獨山子大峽谷、瑪納斯河等地,還跨越200余處電力線路,作業風險高、安全管控難度大。
為確保工程跨越施工順利開展,國網新疆建設分公司在2021年底就組織各參建單位對所有交叉跨越的停電計劃、施工方案進行梳理,并完成施工方案的編報及審批工作。作業過程中,針對跨越風險還將按照標段、片區制定責任人,提前對現場各項準備工作和安全措施進行重點督查,確保跨越作業順利完成。
“施工過程中,考慮到跨越作業風險較大,我們采取無人機展放牽引繩的方式進行作業。這種方式既提高了安全性能,又減少了作業過程中對地面環境的破壞。同時,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工程施工項目經理宋成說。
此外,工程有80公里線路位于海拔在800-2500米的山區。山區地形條件復雜,開展導線展放作業將面臨張力場設置受限及材料運輸難度大的挑戰。
“我們利用三維航拍圖像信息技術,選取地勢較為平坦的地方設置張力場及牽引場,確保導線展放工作順利開展。通過在山區架設索道的方式,開展材料的運輸。”工程業主項目經理李俊介紹。
伊犁—博州—烏蘇—鳳凰Ⅱ回75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投運后,將有效提高伊犁至烏昌負荷中心的送電能力,保障電力可靠送出,滿足新疆電網負荷需求,實現跨地州能源資源優化配置,提升新疆電網穩定運行水平,為新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可靠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