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工信部先后公布了2024年工業領域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典型實踐案例名單和2024年實數融合典型案例名單。粵港澳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利用行業知識數據推動研發設計及全鏈條服務創新”和“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輕量數字化轉型創新應用”兩大案例成功上榜,分別入選名單。
2023年,為落實國家新型工業化戰略,推動深圳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寶安區政府,“市區協同”推動建設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國內首個由5G引領、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綜合性平臺。
2024年,立足平臺定位與業務需求,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聯合華為、聯通公司發起成立“深圳市工賦數字化促進中心”(以下簡稱“促進中心”),承接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專業化運營任務,通過組建聯合創新實驗室、匯聚優質行業服務商,探索開放協同的工業互聯網聯合新模式,形成覆蓋領域廣、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運營生態,為制造業企業和應用場景提供定制化、全方位的公共技術服務。此次接連獲國家級稀缺殊榮,不僅是對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成果與服務成效方面的認可,更是對平臺未來發展潛力的高度肯定。
【“數”說亮點】
1、2024年工業領域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典型實踐案例:利用行業知識數據推動研發設計及全鏈條服務創新
“8大類”“2000家”“200份”“20%提升”
針對制造業企業普遍存在的信息散落、行業知識尚未形成知識體系等痛點問題,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集成制造業研、產、供、銷、服全環節8大類行業知識異構數據,建立完備的數據分析工具鏈,打造可信安全的工業數據空間,打通工業數據流通的有效途徑和工業數據價值挖掘的關鍵基礎,支持廣大制造業中小企業以及行業服務商等用戶從數據中持續挖掘知識,幫助企業大幅縮短新產品研發周期、提升生產效率、提升設計質量。目前,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為深圳超2000家企業提供深調研診斷,出具報告200余份,幫助企業實現產品交期達成率提升20%,以工業數據要素潛力的激發,加快制造業高質量創新發展。
2、2024年實數融合典型案例: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輕量數字化轉型創新應用
“200家”“1000家”“5000家”
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錨定公共服務屬性這一核心定位,著力打造以深圳為核心、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的新型工業化戰略基礎設施和產業數字化創新綜合體。為有力保障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長效運營,保持長久生命力與競爭力,建設運營方積極配套建設生態、充分匯聚各方資源,匠心打造物理驗證場景,以全方位保障技術可行性,為工業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筑牢根基,破解了深圳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所面臨的諸多困境。
項目初期,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將聚焦于深圳及粵港澳地區3C電子制造、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為首批200家示范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助力企業率先踏上數字化轉型“快車道”,成為行業發展“引領者”。隨著項目的穩步推進,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將不斷拓展服務廣度與深度,逐步形成服務1000家乃至遠期5000家企業的強大能力,并將進一步凝練所探索的創新模式,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工業互聯網“深圳方案”,為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貢獻智慧結晶與實踐經驗。
展望未來,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將以精益求精的態度,構筑愈加完善、高效的服務體系;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加強與制造業中小企業的溝通合作,洞察企業實際需求,提供愈加精準、高效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在生產效率上實現質的飛躍,在成本控制上取得顯著成效,在創新能力上實現全方位突破,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以勇敢無畏的精神,開拓新領域、涉足新場景、挖掘新機會,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貢獻磅礴力量。
【粵港澳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粵港澳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是深圳市先行示范區重點工作任務和“十四五規劃”的重大項目,旨在打造新型工業化戰略型基礎設施,助力深圳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數字產業集群。
深圳市工賦數字化促進中心是由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聯合華為云公司、中國聯通深圳公司共同發起的專業化公共技術服務機構,旨在圍繞平臺開展聯合創新、聯合運營,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