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1月19日電 (梁欽卿)重慶市市長胡衡華19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25年,重慶將聚力打造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在服務國家向西向南高水平開放中培育新優勢。
胡衡華介紹,重慶將加快構建現代化集疏運體系。提速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持續拓展中新、中老、中緬通道,常態化開行“中老泰”圖定班列,強化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高效銜接。加快數字陸海新通道建設,優化貨代、金融、保險、法律等綜合服務,培育從訂購到交貨的國際物流全鏈條服務體系。
同時,重慶將完善“五型”(指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功能,統籌全市港口集群化運營,加強物流資源整合,提升“公轉鐵”“公轉水”“空轉鐵”便利度。高水平建設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強化中老泰“三國三園”國際產業合作,完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體系。
胡衡華表示,重慶還將加快建設高能級開放平臺。持續推進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深化拓展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合作。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開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全產業鏈集成創新,強化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聯動,積極探索陸上貿易規則體系。加快兩江國際經濟合作中心、渝港合作示范區建設,推動重慶國際鐵路港綜保區封關運行,擴大陸海并進的內陸制度型開放。
回顧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質增效,通達127個國家和地區的555個港口。重慶經通道貨運量、貨運值分別同比增長41%、67%,全市外貿進出口實現正增長,新設外資企業792家,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5.3%。(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