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23日電(記者 王逸飛)23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2025年經濟政策新聞發布會,連續第四年于年初向社會發布全年經濟政策安排。今年該省經濟政策框架不變,依然由“8個重點領域政策包+4張要素保障清單”組成。該省財政支持進一步加力,將安排省級財政支持資金1042.8億元。
發布會現場。浙江省政府新聞辦 供圖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周向軍介紹,今年浙江的政策體現三個特點,即“系統集成、協同配合”“政策引領、重點牽引”“浙江方位、共同富裕”。
其中,“8個重點領域政策包”包括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政策包、先進制造業發展政策包、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世界一流強港和交通強省建設政策包、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包、擴大有效投資政策包、城鄉融合發展政策包和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包。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政策包為例,周向軍介紹,其錨定“創新浙江”,聚焦平臺、技術、項目、金融、教育、人才等六大關鍵環節,推進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我們)重點打開三個通道:打開企業參與通道,支持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與省實驗室、高校聯合共建全國和全省重點實驗室,推動‘平臺+高校+企業(用戶)+產業鏈’結對合作,建立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組建與重大科技專項聯動實施機制;打開人才流動通道,校院企高層次人才‘互聘共享’,支持企業引進各類外國人才;打開人工智能轉化通道,加快‘人工智能+醫療’‘人工智能+科學數據’‘人工智能+制造’等場景應用項目建設。”
浙江省科技廳廳長高鷹忠在答記者問時表示,2025年,浙江全省財政科技投入將超1000億元,其中省財政預算安排202.7億元,按照“能快則快、能早則早”要求,加快資金下達進度。
他介紹,上述資金重點向三個方面傾斜,一是聚焦強化新質生產力動力引擎,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二是聚焦強化新質生產力科技供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是聚焦強化新質生產力底座支撐,推進科技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浙江也是制造業大省。該省今年推出的先進制造業發展政策包突出四個“聚焦”,即聚焦新興產業,圍繞新質生產力,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聚焦設備更新,調整優化財政專項,融資租賃投放超400億元;聚焦數實融合,新增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60家以上、智能工廠150家、未來工廠20家;聚焦中小企業,新增無還本續貸4000億元左右,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0家。
浙江的“4張要素保障清單”則包括財政金融保障清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清單、能源保障清單、人才要素保障清單。
其中,在財政金融保障方面,浙江將安排省級財政支持資金1042.8億元;擴大省科創母基金規模至130億元以上;投放政策性、開發性銀行中長期項目貸款1500億元左右;政策性銀行安排80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縣城城鎮化建設;加快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直接股權投資試點項目落地。
浙江省財政廳副廳長張遠東介紹,今年該廳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迭代完善新一輪財政支持政策,相比去年更加積極,主要體現在政策迭代更精、投入力度更大、覆蓋范圍更廣三個方面。
以覆蓋范圍更廣為例,他表示,在延續8個領域的政策框架基礎上,浙江將“兩重”“兩新”、創新浙江、高水平對外開放、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民航強省和低空經濟、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等重點工作全部納入政策體系,重塑集成了148項政策,政策總數較去年有所增加,且優化調整力度加大。“從支持方式來說,我們還加大了財政、投資、金融等政策的協同配合,全力提升政策整體效能。”
此外,在事關發展空間的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方面,浙江今年將保障供應建設用地35萬畝以上、用海10萬畝以上、用林10萬畝。其將重點強化產業項目支持,省級安排省重大產業項目用地指標1.5萬畝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