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2月13日電 (記者 郭曉瑩)新春伊始,湖北宜昌白洋港、云池港、枝城港碼頭一派繁忙景象。巨輪停靠泊位,起重機揮舞長臂,貨物裝卸晝夜不停,展現了長江航運的繁榮與高效。
宜昌是三峽工程所在地,長江黃金水道橫貫東西,焦柳鐵路縱貫南北,東中西部物流在此進行高強度交換。依托樞紐節點區位優勢,宜昌提出打造三峽航運中心并積極推進相關項目建設,實現了鐵水聯運體系加快完善、物流聯運品牌不斷提升、江海鐵聯運降本增效。近3年來,宜昌水路貨運量占全市貨運總量的比例均達40%以上,宜昌港整體實力位列長江內河港口前列。
枝城港碼頭一派繁忙景象。(資料圖)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供圖據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負責人介紹,宜昌持續完善鐵水聯運體系,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主軸,北岸依托紫云地方鐵路串聯白洋港、姚家港等接入焦柳鐵路;南岸依托三峽翻壩鐵路(在建)、枝城港專用鐵路等分別連接茅坪港、枝城港,接入宜萬鐵路、焦柳鐵路。“銜接壩上壩下、鏈接長江南北兩岸的鐵水聯運體系正在加速成型。”
利用長江黃金水道、二湛通道和沿海運輸通道等,宜昌建立對外江海鐵聯運大通道,打造了“北煤南運”“糧肥互換”“磷煤對流”等物流品牌,20余條多式聯運線路覆蓋集裝箱、商品車、化工品、糧油等,成為長江中上游重要的水鐵多式聯運和水水中轉樞紐港。
白洋港疏港鐵路將鐵路線直接引入碼頭平臺。(資料圖)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供圖據湖北省水路運輸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湖北省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7.53億噸,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宜昌港口貨物吞吐量1.49億噸,位居湖北省第二位。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調整方案》,宜昌入選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記者從宜昌市交通運輸局獲悉,2025年,圍繞打造三峽航運中心這一目標,宜昌將支持各區、市打造三峽航運總部經濟區,建設長江船員之家和船舶修造服務聚集區。同時,宜昌將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推動鐵路進港區、進園區、進廠區,完善三峽翻壩運輸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