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2月14日電 (記者 郭曉瑩)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峽州長江公鐵大橋先導工程已全面開工,現場正進行土方挖掘,填筑施工便道。與此同時,宜昌北站主體結構已封頂,室內外裝修和機電安裝工作正穩步推進。
峽州長江公鐵大橋效果圖。宜昌市鐵路辦供圖上述項目均為滬渝蓉沿江高鐵重點項目。隨著項目建設的推進和呼(呼和浩特)南(南寧)高鐵宜昌至常德段正式獲批,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條高鐵大動脈將在此交會,宜昌“十字型”高鐵樞紐加快成形,為高能級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長江中上游物資集散的重要港口。近年來,該市推進高能級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構建縱貫東西南北、涵蓋“鐵水公空管”多式聯運的立體交通物流網,暢通長江黃金水道。
數據顯示,目前宜昌市鐵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分別達到593公里、729公里。鐵水聯運體系銜接壩上壩下、鏈接長江南北兩岸,2024年宜昌港口貨物吞吐量近1.5億噸。以“兩路兩港兩鐵一管”(即江南、江北翻壩高速,茅坪港、白洋港,茅坪港、白洋港疏港鐵路,江南成品油翻壩管道)為核心的三峽翻壩運輸體系建設加快推進。
2025年,宜昌將深入開展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三年行動,加快建設4條高鐵、4座長江大橋、10條高速公路,加快補齊航空客貨運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持續完善“鐵水公空管”多式聯運體系,著力打造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