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2月19日電 (付敬懿)春節后是勞動者換崗求職高峰期,隨著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零工經濟”催生的招工和就業需求呈現上漲趨勢。記者在湖南走訪發現,多地正建設和完善零工市場,以“即時快招”模式激發勞動力市場的活力。
湖南是勞務輸出大省,也是異地就業的重點地區,兩項務工就業流人數都在千萬人次以上。今年2月12日,湖南發布《湖南省零工市場名錄》,累計建設零工市場(驛站)457家,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聯通的零工服務體系。
長沙市望城區桃花井社區“新生活+”零工市場是湖南首個啟動的社區零工市場,大廳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短期用工、臨時用工、小時用工等招聘信息,求職者在完成包括技能、工種、薪酬等信息備錄后,就可通過信息庫針對性實現“崗位找人”。工作人員趙瑜表示,如果求職者暫未洽談成功,會根據其意向持續向用工方進行推薦。
2月19日,位于湖南米粉街里的長沙市八一橋社區就業微市場。 付敬懿 攝零工市場既是各行各業靈活就業人員聚集地,又是臨時勞務和短期用工需求集散地,正逐步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2022年6月,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零工市場建設完善求職招聘服務的意見》。2023年底,人社部又印發《關于加強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的通知》,推動零工市場發展。
山東省會經濟圈“社區微業”行動、上海“15分鐘就業服務圈”社區就業服務站點建設、四川“社區+就業”服務模式……在中國,各地也在通過零工市場,破解靈活就業人員“找活難”與企業“用工急”的問題。
長沙小伙王麒英喜歡攝像,通過就業微市場找到一份婚禮攝像師工作,選擇假日兼職上班,報酬當天結算。“這算是見習和‘跳板’,適合的話最終會成立個人工作室。”
位于湖南米粉街的八一橋社區就業微市場,由政府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聯合打造,服務轄區內商圈、寫字樓的商戶和企業。站長張心怡表示,用工高峰期,零工市場可迅速匹配到合適勞動力,有效緩解企業季節性、臨時性的用工壓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