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2月21日電 (郭曉瑩 劉一鳴)連日來,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昌耀新材生產車間內,磷石膏廢料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高強度路基材料。
“磷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已獲40余項專利,其中國際專利兩項每年可消納磷石膏200萬噸。”昌耀新材副總經濟師周娜介紹,節后復至今,訂單已突破5000萬元。
工業廢料“變廢為寶”,成為“城市礦產”,是夷陵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扎實推進三峽壩區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作為三峽(壩區)統籌發展和安全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夷陵統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加快布局,加快構建多元合作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宜昌市夷陵區一隅。(資料圖)望作信 攝為加速科技創新要素集聚,夷陵不斷拓展創新平臺的規模和覆蓋范圍,引導和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共同參與,建立面向發展需求的新型研發機構和孵化器,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創新平臺體系。截至目前,該區各類創新平臺達到174家。
該區以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需求為導向,打造高端人才柔性引進平臺,目前已建成12家院士專家工作站,涵蓋礦業生產、農業科技、中藥材種植等行業,共計攻克關鍵技術難題31項,申請發明專利27件,培養企業創新人才28名,為三峽壩區產業發展提供了“最強大腦”。
2024年,夷陵出臺支持科技創新供應鏈建設的若干措施,安排1400余萬元科創資金獎補科創型企業,每年列支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科創供應鏈發展,為三峽壩區高質量發展筑牢科技根基。
楚能新能源生產車間內,工程師對生產數據進行調校。劉一鳴 攝如今,夷陵各類創新平臺持續發力,“領先單品”不斷涌現: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注射用炎琥寧、傳感器、丁酸梭菌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60.26%、37.24%、30%、20%、18%。
夷陵區科技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劉長春表示,該區將構建科創工作矩陣,不斷推動產業升級,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完善產學研用科技成果轉化體系,讓科技創新成為三峽壩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