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哈爾濱2月22日電(記者 史軼夫 姜輝)21日晚,以“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五屆年會開幕,來自各行業的優秀企業家、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深化交流對接,凝聚發展共識,共謀合作大計。開幕式上,“人工智能+”成為貫穿始終的核心熱詞,勾勒出未來發展的嶄新輪廓。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五屆年會開幕式現場 姜輝 攝亞布力論壇輪值主席、滴灌通創始人李小加指出,“過去25年是‘3個+’的25年,從‘全球化+’到‘互聯網+’,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他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中國不再是簡單的追隨者,而是有望成為破局者,與世界共塑標準、共同領導。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大模型突破,基于中文訓練,融入中國文化底蘊,一旦開源,將深刻影響世界AI標準,推動文明的現代化進程。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也在論壇分享了復星的轉型與探索。面對經濟壓力,復星“瘦身健體、聚焦主業”,同時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我們提出各個產業都要與AI結合。”郭廣昌表示,在文旅項目規劃中融入AI元素,復星醫藥發布PharmAID決策智能體平臺,醫美平臺借助AI分析皮膚問題。郭廣昌堅信,AI賦能垂直行業以及物理AI與虛擬AI的結合,將為企業發展帶來革命性變化,復星正通過組織架構重構,讓AI深度融入企業管理。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五屆年會開幕式現場 姜輝 攝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則從時代變革與人才發展的角度,闡述了對“人工智能+”的思考。他感慨,“時代在改變,現在年輕人創造新世界和新事物的能力超乎想象。”老一代企業家應尊重年輕人,因為他們成長于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思維不受傳統束縛,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力量。老一代企業家要利用高科技與時代共進,重用年輕人,實現新老結合,共同推動企業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的創新發展。
“希望用最好的技術讓2400萬肢體殘疾的人恢復正常生活。”浙江強腦科技BrainCo創始人韓璧丞帶來了腦機接口領域的創新實踐。歷經多年科研攻堅,強腦科技成功研發出可由意識控制的智能假肢,幫助肢體殘疾人重歸正常生活。“技術就像一層窗戶紙,花足夠時間就能突破。”韓璧丞說。他見證了中國年輕人在AI領域自信的崛起,曾經崇拜馬斯克的工程師,如今將DeepSeek的梁文鋒作為偶像,這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生動注腳。
“人工智能+”已成為中國企業在新時代的發展新引擎,它不僅推動產業升級,更激發了創新活力與文化自信。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以技術突破、模式創新和人才融合,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與無限潛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