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2月25日電 (馮志軍 劉瀟)過去一年,中國最大的陸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甘肅酒泉市,全力培育壯大風電、光伏、光熱、儲能、氫能、智慧電網六大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倍速發展,使六大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均能“串珠成鏈”,逐步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酒泉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郭成立25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說,過去一年,大型風機鑄件、高端裝備制造等一批風光電關鍵零部件項目在酒泉建成投產,關鍵節點產業項目實現了量質齊升。
2月18日,甘肅省酒泉市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酒泉南都電源有限公司內,自動生產設備進行儲能電池生產。李亞龍 攝作為新中國石油和核工業的發祥地,酒泉是全國風光資源最為豐富、開發條件最為優越的地區之一,屬于國家風能資源二類、國家太陽能資源一類區域,境內的瓜州縣、玉門市分別素有“世界風庫”和“世界風口”之稱。
據介紹,去年,酒泉新能源及其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國家“沙戈荒”大基地等一批項目快速推進,全年新增并網618萬千瓦、儲能303萬千瓦時。新能源裝機達到3351萬千瓦,占甘肅省總裝機規模的50%以上。特別是光熱裝機規模翻番,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
“為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酒泉近年堅持‘基地化推進,大電網外送、全產業鏈發展’的思路,全力加快新能源項目建設,推動新能源與裝備制造協同發展。”郭成立說。
1月6日,航拍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光伏和風力發電項目。李亞龍 攝目前,在酒泉“風光熱氫儲網”六大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中,風電裝備本地配套能力達80%以上,光伏裝備實現全產業鏈貫通,多種儲能路線全面匯集,光熱、氫能和電網裝備加速補鏈,新能源與石油化工、煤化工、基礎化工耦合發展。
在推進新能源及其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的同時,酒泉亦面臨著新的挑戰。“比如人才匱乏,尤其是國際合作、新能源技術等領域的專業人才不足。”郭成立表示,近年來,該市不斷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力度,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同時出臺人才引進優惠政策,持續吸引優秀人才前往當地創業就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