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溫州2月25日電(藍伊旎 胡柳嵐嵐)連日來,浙江交通集團高速公路溫州管理中心負責運營的文泰高速上車來車往,溫州泰順舉辦的“藝術鄉建”活動吸引了不少“網紅達人”和“數字創客”主理人前來打卡。
文泰高速于2020年底通車,全長57公里,起點為文成縣樟臺樞紐,終點接入泰順縣友誼橋,與福建福壽高速相連。這條高速公路的通車標志著浙江陸域“縣縣通高速”目標的實現,也成了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作為浙江最后一個通上高速的陸域縣,泰順借助便利的交通拉近了與外界的距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俯瞰文泰高速。 浙江交通集團 供圖走進泰順縣筱村鎮徐岙底村,清溪繞村、卵石鋪路,山水之間的木屋錯落有致。近年來,通過挖掘烏衣紅曲、提線木偶等非遺特色,策劃“跟著節氣去鄉村”“宿游山野生活節”等活動,徐岙底村每年吸引超1萬多個家庭來游玩。
“主要還是想趁著年輕出來闖一闖。現在高速通了,交通更方便了,還有鄉村振興的配套政策,我覺得作為年輕人應該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專業的謝懌雪,回鄉后投入徐岙底古村落的保護和修繕工作,她以民宿為切入口實行整村運營,拓展全域文旅內容,吸引了不少優秀人才與品牌返鄉。
如今,徐岙底村正在從一個擁有800年歷史的古村落向創新型鄉村社區蝶變,成為集手工藝、研學、展覽、農耕體驗、藝術創作等文旅和教育活動于一體的產業孵化基地。
謝懌雪說,他們構建的共益社區模式,讓徐岙底村的原鄉人、新鄉人、歸鄉人共享鄉村現代生活。五年間,該模式帶動32戶村民創業,累計帶動周邊村民增收2500萬元。
青年志愿者幫助村民采摘。 浙江交通集團 供圖“時間就是金錢,這條高速是‘致富之路’也是‘經濟之門’。”對于交通的重要性,青創客唐平冬同樣深有感觸。
2014年,他辭職回鄉創業,瞄準傳統養殖的痛點,研發黑科技溯源腳環,打造“跑步雞”項目,通過電商、直播等渠道銷售,帶動了不少閑余勞動力增收。
在他看來,文泰高速為返鄉青年暢通了一條期盼已久的創業之路。他說,從泰順到溫州運輸一車雞蛋原來需要五小時,高速公路通車后則僅需要兩小時,不僅降低了運輸成本,更保證了產品質量。
“我生于農村、長于農村,回來創業就是想讓家鄉的農產品進入千家萬戶,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6年來,唐平冬累計帶動1800多戶村民人均增收2萬元,并輻射帶動15個村集體增收200多萬元。
近年來,通過創客引流、平臺提能、設施補短,泰順縣集中要素供給,持續用好用足人才新政、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成功打造“鏈”上浙閩邊農創園創客平臺,吸引入駐青創團隊27家,帶動產業產值突破5億元。
同時,以青年“農創客”為主體的鄉村業態創業創新,推動浙江農村走上了全產業鏈發展之路。據悉,“數字創客”引流帶動文泰高速沿線南浦溪庫村、柳峰上嵐村等地發展起了特色文創、高端民宿、好味農家樂等產業,縣內外創客群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不僅助力鄉村經濟振興,也推動鄉村在更廣泛的層面“出圈”。
道路通,百業興。文泰高速公路的通車不僅完善了浙江省高速公路網絡,也串聯起了“詩畫浙江”大花園,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的同時,也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