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2月26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26日從寧夏工信廳獲悉,2024年,寧夏規上企業數字化轉型率、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發展水平指數穩居西北第一,3000家上云企業、55個智能工廠遍地開花,鋪就了“數字寧夏”的產業升級之路,激活了轉型內生動力。
近年來,寧夏深入開展數字化轉型行動,推動優勢產業數字化轉型,5個項目入選國家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3家企業獲評首批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銀川蒙牛榮獲乳制品行業首家世界“燈塔工廠”,吳忠市、固原市分別獲批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和全國“千兆城市”,共享裝備2項大模型產品入選國家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
2024年,寧夏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位居全國第3,工業投資增速12.9%,科技創新投入增長12%。目前,寧夏工業產業集群持續向“大”,累計培育17家鏈主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形成百億級先進光伏、高端裝備產業鏈,千億級新型材料、現代化工產業集群。
在調整產業結構過程中,寧夏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通過實施工業及制造業雙倍增行動,傳統產業改造項目與新興產業建設項目齊頭并進。其中,國能寧煤MTP技術升級煥發傳統產業活力,賀泰新能源高效電池組件開啟光伏產業新紀元,線上算力產業園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
針對“卡脖子”難題,寧夏實施產業揭榜攻關項目,助力企業加大研發資金投入,培育38個制造業中試平臺,算力規模躋身全國算力第一梯隊。同時,寧夏培育出8家“小巨人”企業,全球最快高鐵的“枕梁”、長征火箭的“煤制油”均來自寧夏科技企業,科技創新成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據介紹,寧夏今年將再建設10家以上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培育1至2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組織企業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項目,加速研發新產品、新工藝,開辟發展新賽道。同時,寧夏謀劃實施一批“百十億”級重大項目,建立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服務保障機制,提升全區資源要素支撐力,推動國能寧煤70萬噸煤制烯烴新材料等重大項目盡快落地,促進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在冶金、有色等傳統產業規模化應用。
此外,寧夏還將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企業開放信息平臺,吸引供應鏈企業接入,打造數字化供應鏈,加快建設國家級人工智能訓練場,全力打造典型應用場景,發揮人工智能賦智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