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 陳康亮)盡管近期中國A股主要股指遭遇震蕩,但結構上亮點紛呈,特別是在DeepSeek引領下,A股人工智能(AI)相關板塊表現亮眼。
在2月26日重拾漲勢后,中國A股27日放緩上漲“步伐”,主要股指表現分化、漲跌不一。盤面上,前期領漲的科技股盡管當天有所回調,但仍表現出較強韌性,不少板塊探底回升。以DeepSeek概念板塊為例,據金融數據服務商同花順的統計,當天該板塊一度跌逾3%,隨著尾盤發力,最終將跌幅收窄至1.2%,繼續高位運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今年2月以來,AI板塊異軍突起帶動了A股科技股大行情,特別是DeepSeek的橫空出世,對A股起到很大帶動作用,它讓全球投資者看到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
今年春節A股休市期間,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發布的開源模型DeepSeek-R1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該模型用較低成本達到接近于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開發的模型性能。分析指出,這一進展破解了全球AI產業長期以來“堆算力”的路徑依賴,其影響波及資本市場。
春節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DeepSeek概念板塊大漲逾14%,隨后持續走高,并帶動市場人氣回升。從2月份的表現看,截至27日收盤,上證指數累計漲逾4%,深證成指漲逾7%,創業板指漲逾9%,科創50指數更漲近18%。板塊方面,DeepSeek概念板塊“一騎當先”,以最近20個交易日的漲幅為例,該板塊累計漲逾57%,領漲同期A股所有板塊。
東莞證券分析師費小平認為,A股市場估值體系正經歷結構性重構,以DeepSeek為代表的技術突破,顯著提振了資金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信心,推動A股走強,特別是助推A股泛科技板塊的估值提升。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分析稱,隨著市場的演繹,在DeepSeek概念板塊保持活躍的同時,不少資金已將投資重心從對DeepSeek概念股的追逐轉向對AI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挖掘。
AI產業鏈覆蓋面廣、涉及產業多。公開資料顯示,AI產業鏈上游主要涵蓋了基礎硬件設施,如芯片、液冷服務器等;中游則是AI技術的整合和服務層,如云計算、中文語料庫等;下游主要集中在具體應用場景,如機器人、AI穿戴設備等。相關板塊近期在A股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同樣以最近20個交易日的漲幅為例,智譜AI、人形機器人、云計算板塊分別累計漲逾45%、30%、29%,漲幅居前。
展望A股后市,樂觀聲音偏多。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表示,DeepSeek是A股本輪科技行情的核心催化劑。市場認可DeepSeek的異軍突起對中國AI產業鏈的估值重估。在這個意義上,A股本輪以AI為代表的“科技牛”行情仍有延續性,時間和空間均值得期待。
此外,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在內的多家外資機構近期都對中國股市發表了積極看法。其中,高盛更是連發研報看多A股。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近期在研報中稱,DeepSeek的橫空出世引發市場對中國科技進步的樂觀情緒,中國股市在近來強勁上漲之后有望進一步走高。2月23日,高盛在新一期研報中提出,在估值優勢和政策預期支撐下,A股有望在未來三個月內迎來進一步反彈;科創50指數等指數,由于對AI相關行業的敞口更高等因素,有望從情緒改善中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