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2月28日電 題:重慶探尋中歐班列“綠色密碼”
作者 張旭
從突破集裝箱溫度控制技術到承運貨物品類不斷豐富,從列車電氣化率提高到輕量化設計,作為全國最早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重慶正積極探尋中歐班列的“綠色密碼”。
發(fā)揮中歐班列的綠色低碳特性
“中歐班列本就具備綠色低碳特性。”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綜合部行政主管張路遙近日在渝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中歐班列作為一種跨大洲、長距離、大運量、全天候的鐵路運輸方式,相較于海運和空運,在減少碳排放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官網數據,截至2024年11月,全國鐵路電氣化率達75.2%。“通過官方數據可見,鐵路部門不斷推動班列沿線設施的電氣化和新能源車輛的使用。”張路遙認為,這進一步增強了中歐班列的綠色低碳性能。
資料圖為中歐班列(重慶)第10000列紀念專列發(fā)車。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供圖這些年來,作為全國最早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重慶不僅見證了中歐班列的電氣化率提高,也在積極推動沿線設施的電氣化和新能源車輛運輸,以進一步減少碳排放和環(huán)境污染。
“越來越多的客戶,因為低碳環(huán)保選擇中歐班列。”張路遙說,中歐班列在列車設計和制造過程中,采用高效節(jié)能技術,如輕量化設計、節(jié)能型發(fā)動機等,以降低能耗和排放。在列車調度方面,通過智能調度系統(tǒng)優(yōu)化列車運行路線和全程時刻表線路,減少空駛和等待時間,提高運輸效率,從而降低能耗。
鐵鐵、鐵水、鐵公等多式聯(lián)運模式的靈活運用,進一步為中歐班列的綠色低碳特性賦能。“我們的數據顯示,選擇這種多式聯(lián)運運輸方案的貨主越來越多。”張路遙表示,通過多式聯(lián)運的“無縫銜接”,既可提高貨物周轉速度與安全性,又可降低總體物流成本,也有助于鐵路跨境貨物運輸的綠色低碳化。
集裝箱內外的“綠色密碼”
重慶開行的中歐班列的集裝箱里,藏著關于溫度控制的“綠色密碼”。
圖為中歐班列的集裝箱。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供圖“以前,集裝箱的溫控系統(tǒng)要消耗柴油等化石能源,不僅麻煩,能耗和成本也高。”張路遙說,該溫控系統(tǒng)主要用于冬季鐵路運輸,中歐班列往往會穿越哈薩克斯坦等地,“冬季的氣溫在零下40攝氏度是常事”,承運的一些精密儀器、電子元件無法承受此低溫,需要對集裝箱進行溫度控制。
該系統(tǒng)消耗的燃油,還需要工作人員在沿途不斷加油、維護等,既費人力、物力,也給貨主造成了運輸成本的增加。
為應對該難題,早在2013年,重慶中歐班列運營平臺企業(yè)聯(lián)合科研攻關團隊自主研發(fā)了一款“獨立蓄熱控溫集裝箱”,通過相關技術,在不消耗化石能源、跨地域長時間的運輸條件下,將箱內溫度保持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上,可滿足絕大多數貨主的貨物溫控需求。目前,該項技術已獲得相關專利。
“該技術通過對集裝箱加裝特定溫度的相變蓄熱功能層等方式,在不消耗化石能源的情況下,給低溫長途運輸創(chuàng)造便利。”張路遙介紹說,該“獨立蓄熱控溫集裝箱”尺寸、外形與普通集裝箱無異,因此功能而成為貨主們的“新寵”。目前,僅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有上千個該類集裝箱,可助力中歐班列實現安全、環(huán)保、穩(wěn)定、高效的運輸。
圖為“獨立蓄熱控溫集裝箱”。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供圖在豐富承運貨物品類方面,重慶中歐班列積極承運新能源汽車、光伏等綠色產品。自2022年10月首批“重慶造”新能源汽車搭乘重慶中歐班列實現出口歐洲以來,通過重慶中歐班列實現“出海”的汽車整車數量逐年增多。這些產品的運輸不僅有助于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也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張路遙表示,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運營平臺企業(yè),將助力重慶中歐班列成為提供綠色低碳服務、運輸綠色能源產品的穩(wěn)定通道。
在中歐班列沿線建立綠色中轉站,在中轉站建設綠色設施,以減少對外部能源的依賴和環(huán)境污染,與沿線國家和地區(qū)之間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合作,共同研發(fā)和推廣節(jié)能減排、清潔能源利用等技術……張路遙說,在集裝箱外,關于“綠色密碼”的各式探尋從未停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