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2月28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28日從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重慶將從六方面全力打造民營經濟發展高地。
2月27日,重慶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重慶市打造民營經濟發展高地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擬于近期印發。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江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若干措施》聚焦民營企業最關心、最緊迫、最現實的問題,細化提出具體工作舉措。
在激發民營經濟創新活力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民企搶占未來產業新賽道、助推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等舉措,不斷提升民營經濟創新活力。比如,支持低空裝備、工業母機等領域重點民營企業開展“訂單式”研發制造,按規定擇優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
在增強民營經濟發展動能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引導民企融入“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鼓勵支持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等舉措。比如,對民企開發創新藥、生物類似藥等新產品按規定給予100萬元至1000萬元支持。對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制定冷鏈物流相關標準、獲評國家4星級以上的冷鏈物流民營企業按規定給予獎勵。
《若干措施》還提出,嚴格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加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保護、防范化解拖欠企業賬款等措施,積極回應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比如,持續實施“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綜合集成跨部門跨領域執法監管事項,減少行政檢查數量和頻次。
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嚴格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優化信用體系建設、完善招標投標及政府采購支持機制、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等舉措,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比如,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著力破除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對民企設置的隱性門檻和壁壘,保障民企平等參與市場競爭。
《若干措施》提出,要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提高用能用地保障、提高人才用工支持、提升物流運輸效率、強化數據要素賦能等措施,持續提升民營經濟資源要素保障水平。比如,建成投產“疆電入渝”工程,加快推進渝黔直流背靠背、川渝特高壓交流加強工程,為企業提供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
在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強新時代渝商培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措施,營造民營經濟發展良好氛圍,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比如,深入推進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十百千萬”培育工程,梯次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新重慶·新渝商”隊伍。再比如,嚴查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吃拿卡要等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腐敗和作風問題。
朱江表示,下一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相關部門認真抓好《若干措施》目標任務分解,細化實化工作舉措,全力推動政策落地落實,奮力打造民營經濟發展高地,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作出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