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劉亮)今年,中國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帶動消費市場回暖的同時,也不斷打開中國消費新空間。
根據官方部署,今年政策補貼范圍有所擴大,不僅將設備更新支持范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還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三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同時,還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加大家裝消費品換新的支持力度。
目前來看,這項補貼政策已陸續吸引不少消費者參與。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24時,超2671萬名消費者申請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三類數碼產品購新補貼;超397萬名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487萬臺;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64.7萬臺。此外,在政策帶動下,今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也有明顯增長趨勢。
今年,提振消費是中國經濟工作的“重頭戲”。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兩新’政策的加力擴圍將讓補貼覆蓋更多消費品和設備,這將直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副秘書長李凝說。
為了讓“真金白銀”的補貼落到實處,中央和地方進一步強化資金支持。
年初,中央財政已預下達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首批資金810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續實施的銜接工作。地方上,云南省自1月啟動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以來,當地財政部門已支付補貼資金超5億元;四川目前首批35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已全部撥付至21個市(州),拉動家電業市場銷售初顯成效。
在政策加持下,線下門店也迎來一波“換新消費”高峰。一家重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銷售負責人介紹,政策實施以來,到店咨詢和購買新車的消費者明顯增多。在北京市豐臺區花鄉奧萊村一家手機品牌店里,工作人員表示,實施各類優惠補貼后,店里的一款筆記本產品價格更實惠,每天都有人來咨詢,庫存一度非常緊張。
在李凝看來,政策的實施將推動消費者更新老舊設備,購買更環保、節能、智能的新產品。同時,也將加速消費市場轉型升級,催生新的消費熱點和增長點。
“今年‘兩新’政策加力擴圍,覆蓋更多家電品類,如廚衛、智能家居。同時,補貼標準也提高,如單件家電最高補貼2000元,這些利好將進一步釋放存量市場潛力,推動消費規模擴大和品質升級。”李凝說。
值得一提的是,以舊換新消費熱潮不僅出現在城市,在廣大農村地區也擁有龐大市場。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提出,推動農村消費品以舊換新,完善廢舊家電等回收網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產品貿易與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表示,這是“以舊換新”時隔十二年再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據胡冰川分析,如今,隨著收入水平提升,農村地區在消費品方面展現出產品更新換代的旺盛消費需求。目前,農村地區的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大家電的普及率仍有提升空間,智能家居產品在農村市場的滲透率較低,未來增長空間廣闊。同時,新能源汽車推廣潛力也大,結合以舊換新政策,可加速農村老舊燃油車的淘汰。
在胡冰川看來,推進農村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有助于釋放農村消費潛力,還將推動相關產業的升級與發展。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的結合,未來農村市場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