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三家電信運營商已全面接入DeepSeek,給運營商充分利用自身算力,加快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改善自身業績帶來機遇。
至2月初,中國電信旗下天翼云“息壤”已在全國多個節點上線對deepseekR1和V3版本的支持;移動云全面實現DeepSeek全版本覆蓋、全尺寸適配、全功能暢用,全面上線13個中國移動智算中心;聯通云基于聯合創新和自研加速引擎,構建昇騰智算底座,與DeepSeek R1模型深度對接。
達睿咨詢創始人馬繼華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三大電信運營商非常迅速地部署了DeepSeek,這首先可以使運營商的算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并降低行業用戶使用人工智能的門檻。
近年來,三大電信運營商非常重視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都建設了大量數據中心和智算中心,中國移動僅在2024年就建設了三個萬卡集群智算中心,整體算力達到了29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中國電信達到21EFLOPS,中國聯通在10EFLOPS左右。
“與互聯網公司相比,運營商的數據中心優勢在于硬件以及算力網絡,盡管三大電信運營商自己也開發了大模型,但DeepSeek效率更高,更為普惠,使用非常少的算力就可以產生很好的效果,降低了用戶使用人工智能的門檻,這帶來了算力需求的大幅提升,使智算中心的算力得到充分使用。”馬繼華表示。
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建榮表示,聯通云部署DeepSeek以來,客戶數量迎來快速增長。一個月時間,整個算力資源從過剩到不足。2024年整體token的消耗量在5萬億左右,2025年預計至少50萬億,DeepSeek會帶來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其次,電信運營商部署DeepSeek拓寬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加快各行各業的數智化轉型。近期,三大運營商助力國央企及政府機構完成全尺寸DeepSeek國產化部署,開啟政企客戶AI大模型落地的序幕。
例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分別與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開展合作,實現了“滿血DeepSeek”國產化私有部署。中國電信與中國石化的合作采用先進推理加速技術,大模型推理計算效率提升了近一倍,計算成本降低50%,石化行業專業測試問題的回答正確率超80%,石化行業數學公式、化學結構式、專業圖表等專業內容的識別準確率超90%。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政企智算云團隊負責人/大模型首席專家劉敬謙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中國電信與DeepSeek深度融合后,為客戶提供的服務領域有:公有云和私有云的AI IaaS(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服務、國產化芯片遷移及訓推一體服務、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tokens服務、基于DeepSeek基礎模型和數據蒸餾技術的模型定制化服務、Deepseek模型技術進行數字平臺AI重構、DeepSeek全系列模型訓推一體機服務等。這大大擴展了AI的應用場景和電信的政企業務領域。
馬繼華表示,運營商部署DeepSeek彌補了此前軟件上的不足,結合自身的網絡優勢,在政企業務上大大提升了競爭力,也使得資源少的中小企業通過云服務就可以獲得AI服務,加快數智轉型。
此外,運營商接入DeepSeek有望帶來業績的新增長點。目前,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已經大規模部署5G,但盈利方面未達預期。5G與此前2G、3G、4G不同之處在于,其主要面向物聯網和To B業務,業務模式更為復雜,產業鏈更長,對行業數字化改造的成本和理解行業需求的要求更高。
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出現,有望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中信證券研報認為,運營商憑借云+網+智算綜合能力,為國央企及政府機構依托全棧自主可控硬件部署AI大模型樹立了典型標桿。運營商有望憑借智算+AI模型部署能力,持續拓寬收入邊界,提升盈利能力,云+AI業務迎價值重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