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洛川3月1日電 (李一璠 李進 田偉)隨著氣溫逐漸回暖,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的田間地頭中,四處可見當地農戶忙碌的身影。
記者近日走進洛川縣鳳棲街道谷咀村,村民黨福強天剛蒙蒙亮就來到自家果園,只見他手持剪刀,動作嫻熟地對蘋果樹進行精心修剪。
圖為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內,種植戶正在修剪果樹。 李進 攝“春天可是果樹管理的黃金時期,把樹枝修剪好了,果樹通風透光條件就更好,還能減少病蟲害,這可是為今年蘋果豐收打基礎的關鍵活。現在政策扶持力度大,技術指導也到位,咱農民的干勁十足。”黨福強說。
而在洛川縣一農資經銷部內,一袋袋化肥整齊碼放,不同品種的種子分類存放,靜靜等待著被運往農戶家中,前來選購農資的農戶絡繹不絕,工作人員仔細地為他們介紹產品特性、幫忙裝車。
“從去年10月起,我們就開始積極籌備春耕物資。目前,已儲備化肥500多噸,涵蓋9個品種的玉米種子能夠滿足周邊農戶的需求,只要農戶有需要,我們隨時提供‘點對點’配送服務,直接把農資送至田間地頭。”工作人員折季峰向記者介紹。
洛川農戶正在搬運肥料。 李進 攝種植戶鄭斌龍經營著20畝蘋果園,對化肥等農資的需求量較大,所以他每年都很關注農資價格,“我去年上了有機肥,這兩天正是果樹上萌芽肥的關鍵時候。這里的肥品種齊全價格合適,我訂了五噸化肥給果園施肥。”
來到在洛川縣一香瓜種植溫室大棚里,該縣農業技術部門的農技專家正在為種植戶進行現場指導。種植戶王蘇杰圍在專家身邊,聽得格外認真,不時提出自己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據了解,洛川縣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不同地塊的土壤養分狀況,精準制定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化肥使用量,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同時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建立了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基地,引進和展示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定期組織農民現場觀摩學習。
洛川蘋果種植戶正在進行春管工作。 田偉 攝截至目前,洛川縣累計儲備各類化肥45萬噸,涵蓋尿素、復合肥、有機肥等常用品類,能充分滿足農作物生長各階段需求;儲備種子190噸,包含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種子,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98%。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全縣春耕備耕工作實際,嚴格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做好各項支農服務;同時多措并舉為做好春耕生產、農資保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打下堅實基礎,確保全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洛川縣委農辦主任、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孫孝軍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