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3月3日電 (記者 索有為)深圳市政府新聞辦2日舉行主題為“進一步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2025年深圳市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三個工作方案,展現深圳始終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營商環境,全力為經營主體發展培育最優營商環境的態度和決心。
據介紹,新出臺的《2025年深圳市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了28條重點任務,主要突出以人工智能賦能服務創新,促進政府服務效率變革、模式變革,著力構建以企業需求為中心的資源配置服務體系,打造更適宜企業發展的市場化營商環境。
新聞發布會現場。彭程攝《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則著力在涉企監管執法、涉企糾紛多元化解和涉企法律服務等方面,推動解決一批經營主體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改進提升。
《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聚焦解決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初創型科技企業獲取國際高端要素資源的發展訴求,著力增強深圳對全球優質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企業獲取國際高端要素資源便利度。
據了解,作為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連續4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深圳2024年新增登記經營主體56.2萬戶,累計存續總量440.4萬戶,居全國城市首位。
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許云飛表示,為更好服務企業,升級后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將推出一站式的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集成政策匯集、訴求反饋、項目推介、企業宣傳等功能,企業可以第一時間精準掌握政策,高效反饋問題并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深圳高度重視解決企業融資需求,2024年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1.9萬億元,科技貸款余額達9873億元。特別是面向廣大中小微企業,深圳創新試點“園區貸”,即推動產業園區運營機構依法依規運用入駐企業的房租、水、電、燃氣繳納等多維度數據,為企業精準畫像,量身打造增信服務。該項業務從去年8月開展以來,已在10個園區試點、授信余額超過110億元。
“深圳將在全市園區推行‘園區貸’,進一步改善產業園區循環生態。”許云飛說,深圳將持續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促進初創企業融資需求精準對接,推動“推薦清單”內初創企業應貸盡貸、能貸快貸。
“去年,深圳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738家,增長21.7%,數量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一。”深圳市商務局副局長葉文戈表示,深圳將持續推進外商投資領域的有序開放,加強與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對接,在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擴大開放,力爭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00億元以上。
據介紹,深圳將推動政務服務模式重構,通過“AI+”深度賦能“深i企”平臺,構建以企業需求為中心的服務體系,推出更多“秒報”“秒批”“免申即享”“高效辦成一件事”,實現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
在服務企業、便利企業出口服務方面,深圳將進一步深化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能化變革,推進海關商品編碼智能轉換、分類及貿易合規等功能迭代升級,同時提升企業跨境貿易服務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