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朱曉穎)3日,全國人大代表、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電焊工、中國中車首席技能專家孫景南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她將建議:構建需求導向型產業工人技能培養體系。
車間里,孫景南(右)手把手教徒弟電焊技能。中新網記者朱曉穎攝“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主體力量,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骨干力量。”孫景南表示,作為一線工人代表,她最關注的還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問題。
2024年10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出臺,公布了中國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目標和路徑?!兑庖姟诽岢?,力爭到2035年,培養造就2000名左右大國工匠、10000名左右省級工匠、50000名左右市級工匠,以培養更多大國工匠和各級工匠人才為引領,帶動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
孫景南給徒弟講解焊接要點。中新網記者朱曉穎攝對照該《意見》,孫景南在履職中先后走進湖南長沙、吉林長春、江蘇徐州和南京的企業調研。她發現,當前企業中的中高級技能人才占比不高,這與智能制造對產業提出的要求之間差距顯著。車工、焊工等傳統工種培訓占比過高,培訓內容與產線技術迭代現狀脫節。產業工人的職業發展通道受限,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稱互認尚未打通。技能等級證書在積分落戶、子女教育等政策中權重較低。社會認知方面,“重白領、輕藍領”現象依然存在。
“基于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我今年將建議,持續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構建需求導向型技能培養體系?!睂O景南表示,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定期發布緊缺工種目錄,對職業院校新設專業給予重點補貼;實施“技能升級緊急計劃”,對轉崗工人提供全脫產培訓,并有條件地向企業提供培訓補貼。
孫景南講解列車車體的焊接難點。中新網記者朱曉穎攝孫景南建議,重構職業發展制度,如在重要崗位招錄中,單列20%的崗位面向高技能人才;對攻克關鍵技術的技能人才,給予成果轉化收益相應比例分成;允許技能人才以技術入股方式參與創業;推動榮譽體系重構,將“大國工匠”納入相關人才計劃。她還建議,在中小學開設“職業啟蒙課程”,組織學生每學期進企業,開展8小時實踐體驗等。
在孫景南看來,給予技能人才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體面的薪酬待遇,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選擇職業教育,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拔蚁嘈?,未來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將日趨完善。年輕人只要肯鉆研、肯開拓,走產業技術工人這條路,也可以有很好的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