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3月5日電 (郭其鈺)“我是一名海歸博士,想在濱江創辦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能享受哪些優惠政策?”日前,剛回國的姜潮走進浙江杭州高新區(濱江)政務服務大廳,在智慧大屏前提出疑問。
屏幕上,一位AI數字人很快回應,詳細列舉了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資助、大學生創業補貼等政策,全程僅用時幾秒。這位“秒回”的AI數字人,就是杭州高新區(濱江)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出的“數字公務員”。
杭州高新區(濱江)“數字公務員”回答人才提出的問題。受訪者 供圖今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創新基礎支撐。杭州正是該賽道上的前沿城市。
“今年初我們上線了AI服務專員‘濱小辦’,企業只需登錄平臺向‘濱小辦’提問,就能快速精準獲得量身定制的相關政策。”杭州高新區(濱江)人才·企業服務站助企服務專員褚天睿比喻說,“濱小辦”就像企業、人才的貼心助手,可以幫他們“解難題”“劃重點”。
杭州高新區(濱江)審管辦負責人介紹,經過數萬條政務知識的學習,“濱小辦”能夠精準理解企業需求并提供解決方案。無論是政策解讀還是申報指導,均可在短時間內做出專業、高效的回應。
在杭州市余杭區,浙江首個基于信創云底座建設、與移動辦公應用“浙政釘”深度融合的AI大模型日前啟動測試運行。當地首個“AI公務員”——“AI PPT”也同步上線。
據了解,將一份政府部門的工作總結報告導入“AI PPT”,30秒就能提煉出大綱,在上百款模板里選擇合適的模板一鍵生成后,1分鐘左右就能做好一份精美PPT。而像營銷策劃、商業模式分析等普通主題的PPT,輸入標題即可一鍵生成。
“原本需要半天到一天時間制作的PPT,現在幾分鐘就能搞定,文字提煉精準,排版獨具特色,還能直接嵌入聯動余杭OA辦公平臺,使用非常方便。”首批應用“AI PPT”的余杭區林水局工作人員劉禎義表示。
制作PPT只是“AI公務員”的“小試牛刀”。余杭區數據資源管理局大數據服務中心主任龍為超介紹,“AI余杭”最大優勢在于與浙江政務協同總平臺“浙政釘”以及各層級各部門業務系統深度聯通,今后各部門可依據自身業務需求,快速定制專屬“AI公務員”。它們24小時在線,隨時處理各類業務,將為政府履職提供全方位支撐。
針對“AI公務員”是否會取代人類,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孟慶國表示,在目前場景下,“AI公務員”會對一些工作環節和事項有所替代,但更大規模取代公務員還為時尚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