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3月6日電 (張旭)重慶海關6日發布消息稱,據統計,2025年前兩個月,重慶共出口榨菜1967.4噸,同比增長5.4%,實現“開門紅”。
近日, 涪陵海關關員實地考核新申請備案的出口榨菜原料種植場。重慶海關供圖近期是榨菜的主要原料——青菜頭采收的高峰期。中新網記者在重慶涪陵等地走訪發現,今年,在郵政等部門的支持下,很多青菜頭采收后,采取了無人機吊運的方式進行轉運。
“我們積極在榨菜種植、采收、加工等環節,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也助力了榨菜出海。”重慶市涪陵區農業農村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涪陵產的榨菜罐頭等產品,已大批量出口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作為聞名中外的“榨菜之鄉”,涪陵的榨菜出口保持增長勢頭。據涪陵海關介紹,2025年前兩個月,該關監管出口榨菜1181.8萬元(人民幣,下同)、貨重1630噸,分別同比增長3.6%、4%。
“我們的榨菜產品遠銷日本、加拿大、英國等地,在國際市場很受青睞。”重慶市涪陵區咸亨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易志平說,近年來涪陵榨菜在國際市場的聲譽越來越好,很多當地企業開始計劃讓自家的榨菜“走出去”。
為便利榨菜出口,涪陵海關優化出口榨菜取樣送檢機制,采用“專崗專人、即取即送”模式,實現檢測項目確認、榨菜樣品送檢、系統信息錄入“三環節動態同步”,大幅縮短檢驗周期。
據重慶海關介紹,除了涪陵外,榨菜還是重慶市豐都縣、墊江縣等地農業產業出口的“拳頭產品”。
重慶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建設需求,持續關注榨菜出口相關技貿措施和風險信息,不斷優化監管作業流程,讓榨菜更便捷地揚帆出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