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徐雪瑩)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6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將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基金要聚焦硬科技、堅持長周期、提高容錯率,通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 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在當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鄭柵潔表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聚焦“資金、人才、生態”,抓好3個重點。
一是抓投入,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除了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還將完善并購重組、份額轉讓等政策,鼓勵發展并購基金等,暢通創業投資退出渠道,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實現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化重構。
二是抓人才,持續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拔尖創新人才、緊缺科技人才培養,在實踐中造就一大批戰略科學家、優秀企業家、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三是抓生態,持續打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出臺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構建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包容審慎監管,努力營造充滿活力、守正創新的生態環境。
鄭柵潔表示,新質生產力正在全面改造我們的生產方式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深刻改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他將自己的感受歸納為3個“加快”——技術突破在加快、產業升級在加快、動能提升在加快。
“備受關注的集成電路,產量和出口都創歷史新高,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了‘中國芯’。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舸爭流、異軍突起,工業機器人密度顯著提升,人形機器人加速走向應用,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產原創新藥層出不窮。”鄭柵潔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