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3月6日電(記者 張浪)四川省生態環境廳6日在成都舉行新聞發布會,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雷毅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七個方面,深入解讀《關于全面推進美麗四川建設的實施意見》。
新聞發布會現場。四川省生態環境廳供圖四川省委、省政府于2024年12月印發該《實施意見》,明確了美麗四川建設的階段性目標、重點任務和舉措,標志著美麗四川建設進入新的階段、新的起點。
《實施意見》為全面推進美麗四川建設劃分了三個階段性目標:一是到2027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綠色低碳經濟持續壯大,城鄉環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韻充分彰顯,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瀾,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更加牢固,美麗四川建設成效顯著;二是到2035年,美麗四川基本建成;三是到本世紀中葉,美麗四川全面建成。
《實施意見》還明確了全面推進美麗四川建設的重點任務和舉措,包括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堅決守牢美麗四川建設安全底線、努力打造示范樣板、大力開展全民行動、持續健全保障體等七個方面,其中亮點頗多。
雷毅表示,在大力開展全民行動方面,四川將建立多元參與行動體系,持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完善公眾監督和舉報獎勵機制。培育弘揚生態文化,加快推進長征等國家文化公園(四川段)建設,利用好三星堆、蜀道翠云廊等文化遺產,打造一批美麗四川文化品牌。
在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全省將深入實施環境空氣質量全域達標攻堅和小流域水質達標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土壤污染風險分區分類分級管控,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無廢城市”共建,加強建筑垃圾等源頭減量和利用處置,開展新污染物川渝聯合調查。
在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方面,堅決守牢生態保護紅線,高質量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持續推進“綠盾”專項行動。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岸線防護林體系和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實施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實施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工程,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措施。
在持續健全保障體系方面,明確要求持續完善體制機制,推動生態環境領域地方性法規和標準制定修訂,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優化生態環保項目財政貼息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力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