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夏賓)“我發現會場上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了,今天的經濟主題記者會快變成科技主題記者會了。”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6日在全國兩會期間的經濟主題記者會上感嘆。
中國五部委“一把手”當日齊聚北京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向外界回應經濟熱點、展望發展大勢。這場記者會持續2個多小時,五位“一把手”都回答了與科技創新相關的問題。
科創已成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中國制造”正在加快轉向“中國創造”。2024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和出口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說,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了“中國芯”。
服務貿易也插上了科技翅膀。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云計算等,正在創造服務貿易的新范式。
鄭柵潔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24年,中國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進一步提高,超過18%。
科創成吸引增量資金新高地。
如何讓銀行愿意把貸款投向科創領域?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表示,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的規模將從目前的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擴大到8000億元至1萬億元,同時降低再貸款利率,強化對銀行的政策激勵。
支持科技型企業創業有哪些新招?鄭柵潔透露,中國將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基金要聚焦硬科技、堅持長周期、提高容錯率,通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
加力的財政政策怎么支持科創?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稱,財政政策在重點領域保障上更加給力。其中,今年科學技術支出超1.2萬億元。
科創企業將收到“政策紅包”。
在這場發布會上,科創企業收到了最新的“政策紅包”:中國將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
這將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的產品體系。
如吳清所言,資本市場支持科技企業,不只有上市一條路,也不只有股票一種工具。債券、可轉債、優先股、資產證券化、期權、期貨等產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為,能提供“接力棒”式的融資支持和服務。
中國證監會將持續打好支持科技創新“組合拳”,進一步完善科創債發行注冊流程,穩步發展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為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資本市場服務。(完)